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李长歌对大唐的爱国情怀是根本内因,而最为重要的外因就是㮶州刺史公孙恒,公孙恒降唐已然背上“一臣不事二主”的骂名,其率军对阿诗勒部来犯先战后降,最后毅然引颈自戕,用自己的头颅为献礼,保全㮶州百姓不受屠戮。这对李长歌心灵的震动是无比巨大的,这时候李长歌才发现原来舍弃小我、成就大义的荣辱观是怎样一个境界,这也是该剧中最为动人的华彩乐章。
恰是公孙恒的人物塑造与㮶州之战,构成李长歌内心世界和实际行动反转的重要外因,加上其与阿诗勒隼对于和平共同的寻求和真挚的爱情,最终李长歌挣扎着放下个人恩仇,为草原和大唐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
李长歌人物塑造的反转与升华,自然将观众视线指向大隋奕承公主,作为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和亲”制度下的公主,阴险设计让颉利可汗病于卧榻而不能言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她不惜与小可汗母子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