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标签框不住的女演员
刘竞的成名之路不算坎坷,科班毕业后,她就被民国剧《四世同堂》导演汪俊一眼相中,在剧中扮演京剧名角文若霞。一部好戏让圈内人看到了她的闪光点,接下来又一连迎来了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的周芷若和高希希版《三国》的大乔两个重要角色,收获上佳口碑。那时人们对刘竞的印象就是"周芷若",一个角色深入人心是一件好事,但刘竞不希望自己被一个角色框柱,也不愿意别人老是给自己打上标签,所以有时还要有意在戏外以摩登的形象出现,来帮助观众"忘掉"周芷若。戏中的周芷若天赋异禀却缺乏自我意志,唯师命是从。而戏外的刘竞虽然同样才能超群,却没有周芷若的举棋不定。正在她事业最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她忽然改变了航道,从小河驶向了汪洋大海,决定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
忠于自我的决定
真正的"人间清醒"不是困境里的审时度势,而是在顺境中仍然敢于跳脱出来,寻求更高一级的境界。2011年,正在事业上升期的刘竞选择息影,远赴美国深造。这个选择在当时在很多人看来太过"率性",但只有刘竞自己知道,表演这个工作光环虽大,但照本宣科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剧本的选择没有主动权,这似乎不是她想要的那种状况。一个有时的契机,她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观察了片场各个岗位的调度,发现"原来这才是我想要做并且能够做的事。"她初次萌生了成为导演的念头,开启了后来的转型之路。在美国学习导演专业的这段时间,是刘竞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独身一人来到生疏的国度,接触生疏的领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但刘竞反而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选择,也是在国内永远都得不到的锤炼。
在她看来,导演是个精晓表演、所需功底又高于表演本身的职业。研究生一年级,导师要求学生每周拍一部短片,自己搞定选角、拍摄、剪辑、配音,上到高年级还需要每周创作一个全英文剧本。刘竞最大的感受是,最难解决的不是技巧,而是文化的差别。怎样去和团队沟通?怎么让别人看懂你的内容?怎么去顺应他们的体系?都是拍片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尽管艰苦重重,刘竞还是凭借自己的潜心研究和沟通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