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2-23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传授乔梁以《塬上》获得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圣乔治金奖最佳影片奖,颁奖典礼当天,恰逢乔梁导演母亲的生日,乔梁领奖时将这个奖作为生日礼品送给了母亲,“我作为她的儿子感到很自豪。”
现在,由乔梁执导,王馥荔、潘虹、宋晓英、许娣、吴冕主演的都会情感剧《老闺蜜》刚刚结束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的播出,几位戏骨的生动演绎,受到观众好评。而在这部剧中,同样延续了乔梁对母亲的爱,乔梁接收采访时泄漏,他弟弟看了第一集就对妈妈说:“这五个人里面都有你的影子。”乔梁表示,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肯定会从身边人中间去汲取一些东西,“这五个人里确实都有我妈妈的影子。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走上影视这条路,跟我妈有特别重要的关系,她非常支撑我。”
每个年纪段
都有每个年纪段的好
谈及拍摄《老闺蜜》的初衷,乔梁表示,自己发现这几年人们特别害怕老,“过三十就很焦虑,‘不行了,我老了’。”分析其原因,乔梁认为一个是时代成长的速度太快,另外一个就是人们崇尚年青,崇尚青春,“商品都是主打年青人的,影视作品也是拍年青人喜欢的题材,要求越来越时尚。甚至有一些东西,已经完全不管现实了,好比说古装片里,太后都是三十多岁的演员演的。很多CEO是二三十岁,我认为除非是家族企业,这样年青就当上CEO的并不广泛,生活中这样年青的大佬很少,可是电视剧中,基本上都是这么年青的。”
乔梁认为,这些都加重了人们害怕变老的焦虑,而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又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对着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所以我就特别想拍一个这样题材的作品,结果有这么一个契机就拍了《老闺蜜》。”
乔梁表示,《老闺蜜》中,时尚俏丽的摩登老太艾琳、活力四射的急诊科退休医师刘大夫、和蔼可亲的独居老人梅姨、随时少女心萌动的老太宋老师和豪放又强势的家庭主妇红姐这五人,也分别代表着老年社会中不同的问题。“像梅姨代表着失独老人,艾琳是要强的老人,但是面对衰老和病痛,不再俏丽,宋老师是老少女,永远拒绝长大,不认老不服老,什么时髦追什么。刘大夫是身体健康、经验丰富,但是到55岁就退休了,精力没处使。虹姐是最典范的我们的妈妈的代表,家里什么事都管,最后鸡飞蛋打,什么都没搞明白。她们的问题后面,又会映射到医疗问题、拆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等,最重要的是一个抱团养老的问题。”
生活虽不易,问题虽很多,《老闺蜜》却并不悲情,乔梁说他就是想告诉大家,“老不恐怖,每个年纪段,都有每个年纪段的好。我们要去学会享受,而不是因为焦虑错过了这个年纪段该享受的,也希望年青观众看到这部剧感到到原来老不恐怖,希望老了自己也过这样的生活。我最近也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有这样反响的我就很愉快。”
也因此,乔梁说要拍的是青春版的老年题材,“所以在节拍上很明快,有轻喜剧作风。我们的色彩是通亮的,节拍是明快的,都是带有点幽默感的生活的片段。”
看五位“老闺蜜”演戏
是一种享受
《老闺蜜》集合了王馥荔、潘虹、宋晓英、许娣、吴冕五位戏骨,为作品增色不少,导演乔梁更是感激几人的付出。“她们年纪毕竟都大了,但每一个人的重场戏都能拿下,特别了不起。因为每个人的重场,基本上都是一天十几场戏,一共连着拍十几天。对于她们来说,在体力上精力上都是巨大挑战。这几个老师都拿下来,是特别不容易的。”
五人的艺术素养,更是让乔梁深深佩服:“王馥荔老师腰不好,开始我都不知道。后来知道是因为她在现场撑不住了,站在那里往后倒,她一直保持,包含她提出了体验生活。潘虹老师睡眠不是很好,睡不着就看剧本,把剧本放在床边上,醒了就看,看了再睡,再醒了再看,就这样的一个状况。许娣老师给自己设计一些爬高翻墙的动作,我还担心着呢,她自己就上了。宋晓英老师从来没有塑造过老少女这样的角色,她说‘我原来都是演革命者的,我怎么就演了这么个角色’。其实对她们来说,这部剧都有很大的改变。吴冕老师现场说错几遍词,就认为对不起大家,就很惆怅。都是这样的一些艺术家,让我历历在目。”
对于乔梁来说,拍《老闺蜜》最大的挑战就是群戏多,“很多很多的戏,都是五个人一起的群戏。这种群戏的处理,在节拍的把握上,在调度上,都挺要导演吃劲的。现场我还开玩笑说哪怕今儿少一个呢,四个人的戏我都会舒畅一点。这个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而说起最难忘的一场戏,乔梁回忆说是最后一场,“潘虹跟四个人离别的时候那场戏,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对,她们真的是飙戏,看她们的戏那么好,你很享受。”
相比于电影
电视剧剪辑的节拍更加明快
有观众评价说乔梁的电视剧中,也能看到很鲜明的电影拍摄手段和高级指导,作风比较独特。对此,乔梁表示,影视作品都是用视听语言来讲故事,这点并无差别。甚至,拍电视剧需要更用心。“因为电视剧不像电影,电影毕竟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体量。电视剧一拍要拍四十多集的话,它要靠你的一种韧性,把每一场戏都拍好,这个很难,需要很长时间的保持。我真的是酷爱这个职业,所以我也很努力地让每个画面都很饱满。”
至于说二者的分别,乔梁认为重要要表现在节拍上,电视剧剪辑的节拍要更加明快,“因为画面上呈现出的信息不像电影那么大,另外由于它是小银幕,所以应该以中近景为主,不像电影有很多大的全景。”而说起拍电影和拍电视剧哪个挑战性更大,乔梁坦承各有各的难处,就像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一样。“写长篇和写短篇要的那个劲儿不一样,有的人是两个都行,有的人是只能顾一头,我还比较庆幸的是我两边都还好。”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乔梁现在已是导演系传授。乔梁说自己1998年刚毕业的时候,有幸做了谢飞老师的履行导演,“从看小说到写剧本,一直到拍完,全部过程中,我跟谢飞老师学了一部戏,点点滴滴的都学过。我现在的很多工作方式很多都是谢飞老师教我的,是非常专业的过去老电影的拍摄方式,非常有效。郑洞天老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我的片子他都看,一两句话就点醒我,包含我们系的好多老师,像司徒兆敦老师、侯克明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所以我做老师了,把我的这些经验和教训,也传给我的学生们。我看到他们能够得奖,看到他们最后能成才,很愉快,这个愉快和自己得奖是另外一回事。这种传承,我认为电影就是这样一代代往下走。”
入行20多年,乔梁依旧酷爱导演这个职业,而享受生活享受当下,才有更好的创作灵感,“生活其实每一刻都是很出色的,不要因为去叹息自己的青春易逝,而错过了今天的美好。无论是生老病死也好,爱恨别离也好,只要我们能够去用一个平常心去看它的话,其实都会无比美好。”
谈及新作,乔梁泄漏刚刚完成一部文艺电影《追月》,讲述一位母亲的故事,“至少我看过的电影当中,还没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母亲,大多半母亲都含辛茹苦,为了家庭操碎了心,这个母亲完全不一样,非常独特,是何赛飞老师演的。”
文/本报记者肖扬
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