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这部剧从细节到情节都充足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充斥了浓浓的年代感。好比上个世纪的60年代,是一个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翠翠所在的广播站时不时断电,当容国团夺冠的消息传来,翠翠拿起了铁桶喇叭大声呼喊的画面,迅速把人们拽回了过去;刘二嘎修复乒乓球的桥段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当乒乓球不小心被踩扁时,要用热水浸泡,然后趁着乒乓球发热变软的时候,赶紧搓回原来的形状;用光板打球的刘二嘎没钱买球拍,他灵机一动把翠翠送他的白球鞋绞了,取下鞋里面的胶皮垫,用胶水把胶皮粘在球板上打球;许茜送给刘争光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鼓励刘争光向保尔柯察金学习,坦然面对挫折,越挫越勇,能够在下一次竞赛中夺冠……女生用红头绳绑着麻花辫、带有补丁的汗衫、破旧的茅草屋、运发动啃的窝窝头,这一个个细节在回归历史表现真实的同时,产生了强大的戏剧魅力,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