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用新时代语境讲述千年文脉赓续
纪录片《岳麓书院》首度将视线对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通过声光电的现代影像来展示这个千年学府的历史,讲好中国文脉传承故事,弘扬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岳麓书院文化和湖湘精力。以人为主线梳理千年文脉,通过艺术化的手腕进行还原,完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构建。通过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的电视画面,观众能够更加沉浸地感受书院文化内涵,也能被这些推动岳麓书院传承成长的历史人物沾染,懂得中华民族的精力基因,从不同的层面领悟“知行”“求是”“济民”“践履”等思想,纪录片本身就成为了岳麓书院精力的传递者、播种者。
与此同时,湖南卫视积极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在全媒体平台营造溯源中华文脉的热潮。首播当晚,全网点赞热议,登上了微博热搜。主话题词#纪录片岳麓书院# 阅读量超2500万。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中,该片相关视频也被网友热忱转发。
纪录片《岳麓书院》在70—90代观众中表现突出,CSM63城中贡献了超60%的收视,其中90代观众份额近6%,忠诚度快要50%。如此高的忠诚度,也表现了年青观众对内容的认可。张岂之、楼宇烈、陈来、祝勇、汪晖、杨念群、唐浩明、郭齐勇、朱汉民、陈仁仁、邓洪波、阿越等跨世代专家学者以不同形式,对这部纪录片赐与了高度评价并鼎力推举。
千年弦歌不绝,坚定文化自信
岳麓书院是湖南的一张洪亮名片,孕育了湖湘文化、书院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公司(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总编辑龚政文表示:“为这所伟大的书院量身打造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是湖南广电的宿愿,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历史使命。”
在新时代语境下,纪录片《岳麓书院》的创作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高度来标定岳麓书院历史地位,以中华文明南迁的承接地与湖湘文化的圣地来定位岳麓书院的文化地位,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全新解读把岳麓书院的历史文脉推动到新时代。
纪录片《岳麓书院》在社会各界所掀起的热潮,折射出的是国人对中华文化的酷爱,是根植于我们血脉中文化自信的觉悟,而这也从侧面道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乃是中华文明弦歌不绝的诀窍,这种文化自信下的世代守正与出新,才是文明接续的坚实内核。
书院既是文脉,又是精力力,更是软实力。根植于湖湘广阔大地的书院文化,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发掘弘扬?纪录片《岳麓书院》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不仅向全国展现湖南的多元化气质,也让观众了解到更为开放、蓬勃的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