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逻辑严谨节拍紧凑
剧情饱满富有年代质感
环绕党史展开的叙事有很多种,而这一次,《中流击水》给出了一份新的答卷。剧集由五四运动为故事开篇,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等人为线索人物,细致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8年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展现了革命前辈的“寻路”过程。其中,剧中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叙事原则下,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线进行了系统化、有逻辑性的梳理。首播剧情中,便接连还原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陈独秀被捕入狱、驱张运动等诸多历史事件,其中还穿插着进步学生赴法留学、周恩来等成立觉悟社、李大钊胡适的主义之争、杨昌济病逝等一系列事件。有观众称“这部剧能够说极尽全面地概括了那段历史”;“事件多而不乱,仿佛被带入历史情境中。”
一系列事件环环相扣,推动时间线的成长,兼具艺术性与逻辑性。好比故事开局,1919年3月毛泽东提着行李箱追火车却跑丢了一只鞋,火车上毛泽东以“鞋子”的故事比喻中国面对走什么道路的选择,与接下来李大钊与胡适的“主义问题”之争、李大钊在南开学校用鞋子比喻“洋为中用”的演讲互相映衬,同时也为后面马克思主义催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铺垫。另一方面,通过党史学习的回溯视角,该剧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串联在一起。好比通过营救被捕入狱的陈独秀,引出了毛泽东、杨开慧、李大钊、赵纫兰、周恩来、邓颖超、高君曼、陈延年、胡适、孙中山、陈炯明、蒋介石等重要人物,并自然流畅地介绍了他们的人物性格及所处立场,矛盾冲突明确,叙事节拍紧凑,观众表示看起来“十分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