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胡祥
看《雄狮少年》是一次出乎意料的观影体验。从片名看,第一反响可能是类似《百鸟朝凤》,讲对舞狮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这一经典的文化符号曾经在黄飞鸿系列电影里反复出现,欢跃舞动的雄狮是一代人对港式武侠的记忆,但在工夫动作类型片日渐式微的当下,舞狮文化愈发小众化。直到最后看完这部电影,才发现它的故事核心根本不在于此。
现实:生命的挤压感扑面而来
当我们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不厌其烦地从上古神话与现代科幻两个方面来讲少年英雄的成长,当我们逐渐习惯《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姜子牙》等对民间文化的凌虚潇洒叙事,我们似乎都忘了,动画电影还有承载现实题材的可能性。
《雄狮少年》的现实感,首先在于对世界现实的还原。作品开篇出现如纪录片般的岭南农村面孔,原生态地展现2005年乱糟糟的乡镇集市,这种扑面而来的现本质感一下子让整部电影坚实起来,它用这种不加修饰的美术作风宣布: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儿童向的爆米花电影,相反,它对儿童而言,是有些门槛的。准确地说,它是一部承载着创作者热切梦想、喷薄豪情和艺术野心的作品。它有时过于粗粝,甚至有些幼稚老套,但是它是带有反思性的作品。我们的动画界,太久没有出现这样敢于面对真实、敢于思考我们与这个时代关系的硬核作品了。
影片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结结实实踩在地上的。男主角阿娟是一个病猫式的被嫌弃的留守儿童,即使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社会中,也处于被欺负的食物链底层。他的父母为了赚钱好几年不回家过年,每年除夕夜,当烟花粲然绽放于长空,他只能通过一根电话线向父母传送怀念。镜头切转,阿娟的父母坐在工地啃着馒头,当大前景镜头拉开,他们的背景就是自己介入建设的高楼林立的现代都会。
城乡二元化成长对传统的乡土文化心理乃至亲情伦理的冲击,以可视化的动画影像表现出来,这种巨大的反差最先戳破了作品的梦幻泡影。作品第一次将探照灯打在阿娟、阿猫、阿狗这样高度典范化的留守儿童身上,打捞了这个一直被遗忘被忽视的宏大群体。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很难懂得阿娟飞奔回家惊起那漫天萤火虫的喜悦。能够说,这是动画电影里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电影很早就放弃了打怪升级的叙事套路。阿娟、阿猫、阿狗在师傅咸鱼强的练习下,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舞狮大赛复试的资格,可就在这时,他的梦想被打破——父亲受伤还乡,这里实际上隐去了父母太多维权艰苦、医疗费昂贵的压迫,平常人家的顶梁柱塌了,从来都是山崩地裂的。那日光灯下飞舞的萤火虫喻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卑微。
阿娟也只好彻底地从舞狮梦中醒来,不得不提前承担自己对家庭的义务——前去城市打工。他需要进入真实的世界,从尚有美好的田园进入残暴的都会丛林,复制父辈的老路。梦想能做什么呢?终究不过掩埋于咸鱼摊。当他被逼住在逼仄的下下铺,生命的挤压感迅速袭来,狮头憋屈在黑暗床底,与他对望。这不是我们每一个都会打工人的隐喻吗?而那树林里隐坐的佛像,见少年、见雄狮、见浮云、见众生,岿然不动。
致敬:每个镜头里都有“周星驰”
《雄狮少年》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久违的生动气韵。少年阿娟肆意飞奔在五彩斑斓的旷野,如狗般灵活地匍匐穿行在众人脚下,只为看一眼舞狮。女性阿娟头戴红狮、身披红绸,如英雄般出现采青,“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英姿飒爽,威风凛冽,也完成了他的第一次觉悟。全部过程一气呵成,流畅自然,虽有些套路化,但是人物立住了,拍出了一种生活烟火气。岭南的民俗风气和人物的虎虎朝气,一直贯串于电影的前三分之二,并在电影舞狮大赛的高潮戏的最后时刻再次爆发,我们多久没有在现实题材的动画电影里看到这种勃勃生机了?这种气,来自对周星驰草根精力的致敬,更是来自对岭南当地文化的深刻把握。
这部电影里,写满了给周星驰的情书。刚出场的阿娟是早年《一本漫画闯天涯》的星仔,在后半段工地穿上红背心就是《少林足球》里的星;咸鱼强的出场拖鞋致敬了《工夫》里的火云邪神;“妻管炎”的相处模式就是包租婆包租公的翻版;女阿娟出现时飘然掉落的英雄花是《工夫》里棒棒糖的浪漫化;连《美人鱼》里出现的粤语经典歌曲《世间始终你好》也没放过,最后,终于在舞狮大会上的主持人身上,从外貌到声音完成了最直观也最坦然的致敬……假如要细分析,几乎每个镜头里都有“周星驰”。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所有周星驰电影的叙事核心,都是小人物如何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周星驰电影的活力与朝气,在于香港的市井文化的深厚滋养,也有不少电影人尝试过对周星驰作风的模仿,但是都归于失败。为何?因为缺乏和周星驰类似的文化语境,这部动画片为何又深得周氏真传?原因也在于具有相通的文化。鞭炮锣鼓交错的热闹舞狮场面,迤逦的村庄风景,小市民生活的烟火气,漫画式的夸大人物,五条人的配乐……这一方面导致了在故事架构上缺乏了大的创新,依然沿用了周氏经典的英雄救世模式;但另一方面,它对时代转变的细致捕获和大胆表现,对影像、故事本土化的改革,虽然还显稚嫩,丧失了一些一以贯之的气韵,但还是表现了和周星驰不一样的文化思考和寻求。
《雄狮少年》的最大特点,或许是在无厘头里注入了更为强大的现实精力。人物不是无牵无挂的英雄,而是背负了沉重的家庭包袱,天生多了一副沉重的枷锁。他所寻求的不是技艺的臻至化境,而是如何在生活面前展现出如雄狮般的勇毅与力量,用奇迹唤醒沉睡的父亲。这种力量,不是来自类似“如来神掌”这样的天外神力,而是来自父母、来自敲鼓为他送行的师徒、来自同村族人跳入水中的奋力支撑。造梦的人已经那么多了,留给他们好了,而我只想跃向那看似不能挑战、不可超越的擎天柱,这不是英雄梦想释放的酒神狂欢,而是个体即使认清自己的微小卑微后,却依然无惧成败、无惧鲜血,吼出内心威猛刚勇的雄狮。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国产电影里最震动、最真实、最动人的“最后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