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在张云天的观点里,喜剧首先要先选跑道,即先选题材,好比红色喜剧、扶贫喜剧;其次是塑造人物。好比,《让我过过瘾》选的人物就是一个中年的loser,生活里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小人物,因为彩票改变了他的生活;再就是剧本,虽说所有的题材都需要扎实的剧本。但是除了基本的剧作功底以外,任何一个好的喜剧本都要有个大梁子,这个大梁子就是主设定,主设定好玩了包袱才能好玩。那么《让我过过瘾》的大梁子是什么?一张彩票,导致他想跟过往的厉害的“母老虎”赶紧分开,想寻求自己所谓的神往的美好生活,但是中间是什么呢?阴差阳错,每每不得成;另外就是演员,喜剧演员每个人的表演作风往往各成一派,同样的剧本,同样的包袱,不同的演员呈现出来的化学反响也各不雷同。这些因素累加,既形成了喜剧的独特征,也影响着喜剧的创造门槛。
并且喜剧创作还有另外一大门槛就是价值观问题,这一点张云天深有感触。在之前做古装、怪兽这些比较“飞”的项目时,背景往往是架空的,也没有形成那么大的社会讨论,所以没有人会把价值旁观得那么重,但是一旦回到现实主义喜剧,每一个包袱,都需要把握尺度,都要做正确的价值引导。
好比,在《让我过过瘾》中,渣男应不应该被处罚?所谓的情感出小差,应不应该被谅解?作为夫妻在一起,宽容尺度应该有多大?“每当写一个包袱的时候,我们就停下来讨论,我们的度过不过,有没有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因为我们要的是全部影片传达的是正能量……”以至于《让我过过瘾》剧本从一开始到拍摄到最后剪辑,调整了快要20次。
虽然如此,《让我过过瘾》在做产品设计时,依然面对着巨大的抉择。在张云天看来,网络电影也属于产品,只不过是文化产品罢了。他清晰的知道,过往的喜剧受众60~70%都是男性,年纪段可能在18到45岁之间,而《让我过过瘾》的主角是中年男人,商量的又是婚姻、金钱这些相对深刻的聚焦于某一年纪段的话题,势必会影响一些人,好比十七八岁的小年青对影片的懂得。但在深思熟虑之后,张云天还是下定决心做这部电影,“不是每一部好的作品,都要吃的年纪范围很大。我既然敢讲中年渣男、夫妻、家庭,那么我们就要把它讲透,我们的受众人群年纪可能会在25-45之间,那我们把这个话题说准了、讲透了,我们就敢把赌注压在上面,尽管可能会有一些压力。”其实这也是源于对项目本身的一种自信。
“我这人特别希望做那种难啃的骨头,所以我想我不但要做发人深思的网络电影,我还要做现实主义题材,我还要做现实主义题材里边比较难做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