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驾驶我的车》三个小时的苍茫之旅,搀杂着尽力详述的支线,给观者带来了短篇故事本身呈现出的思考,这么看似乎是不够成功的作品。但能通过几个短篇将原著扩充至此,剧本的功力是下足了,的确值得嘉奖。且通过戏剧台词的反复隐喻来营造文学本身的质感,也许是该作最成功的标签了。
能将《万尼亚舅舅》运用到该片的地步,真的是物尽其用的最好示范。此类的戏剧影射在帮助成就角色职业和个人特征之外,给到了电影独特的气质。但这种气质本身减弱了电影语言的优势,尤其是排练部分的多语言环境造成观感上时间冗余,破坏情绪的持续性。且反复在较长电影的后半段容易引起疲惫。过多细节的补充让整体叙事分段明显,人物的完整性会被台词的文本性“抢镜”,自然演技的部分也被耽搁。
男主的自我救赎和疗愈,在原著中通过和司机的对话逐渐完成。该片扩展的同时为了使疗愈过程合理,设置了一个新的转折,而这个转折,包含男主后续反响,忽然失去了戏剧台词的支撑,回到原著本身的系统中,反而造成懂得性上的艰苦。这也许是全片统一性的问题,过于艺术性表达,从而凸显个体严寒而颤抖的人生感知,保存整体作风的同时失去了对观者的友好。
电影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将文本视觉化过程中对实体的选择,包含日本城市、舞台布景和换了颜色的车等。自然环境的镜头,也会诱发细思,让“车”逐渐纳入多层次的象征意义。但我依然会认为在短和长的才能上,这个功课太过于完整和写意,但信息的内容并无法被反复品味,充斥着一些反复使用和过度象征。怎么说比较好呢?一个好的艺术思维,但成品有一些模糊。可能,是不具备更出色的冲破性。最后评分,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