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邻近跨年,湖南广电将重磅推出跨年大事件——“扶贫三部曲”: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电视版、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大型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是三部曲的首发之作,已定档湖南卫视730时段首播,将于12月26日至30日播出。湖南都会频道将于26日晚10点同步播出,芒果TV将于27日起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也将陆续上线播出。这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凭什么吸引众多媒体同步推送?记者专访了《从十八洞出发》总导演、湖南都会频道总监李越胜。
《从十八洞出发》因何而来?
李越胜:以十八洞村为首倡地,七年来,精准扶贫的阳光洒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场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精准扶贫行动,改变了9000多万贫苦群众的命运,好比一首绚丽的大地颂歌,磅礴了万水千山,震动了亿万心灵。今天,我们历史性地解决几千年都没能解决的绝对贫苦问题,即将吹响脱贫攻坚的胜利号角,这是中国共产党写给人民的答卷,这是新中国写给世界的民族史诗。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就是记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这一让人民铭记、让世界赞叹的民族史诗。节目策划之初,即确定了这样的宗旨:“从十八洞出发”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首倡之地有首倡之为、发首倡之声;另一层意思是说,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村庄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十八洞出发,就好比登泰山来到了南天门,前面还有更大的挑战——十八盘,从十八洞到十八盘,从脱贫攻坚到村庄振兴的更高峰,我们将再一次出发。
期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在十八洞村和各地解除疫情封禁的第一周就派出编导组前去当地进行蹲点调查,最终确定了“微纪录+嘉宾访谈+走读”的表达结构和五集内容框架。
《从十八洞出发》是一档什么样的电视节目?
李越胜:《从十八洞出发》是一档具有纪实、理论特点的电视专题片,它分为《首倡之声》《精准之方》《时代之魂》《旷世之业》《将来之路》五集。第一集《首倡之声》是一幅“精准扶贫”从心间到田间的“全景画卷”。节目从十八洞出发,去到“精准扶贫”的孕育地,商量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形成过程。第二集《精准之方》是一组聚焦深度贫苦村从脱贫到致富的“延时摄影”。节目从十八洞出发,去到精准脱贫的实践地,彰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思想伟力。第三集《时代之魂》从十八洞出发,去到脱胎换骨的贫苦区,提炼脱贫攻坚孕育出的伟大精力。第四集《旷世之业》从十八洞出发,去到精准扶贫的结对村,印证中国减贫对世界的意义。第五集《将来之路》,从十八洞出发,去到村庄振兴的最前沿,展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将来。
《从十八洞出发》在表现手段上有何独特之处?
李越胜:《从十八洞出发》能够说是一个跨界融合的创新节目,它巧妙地将理论、电影、新闻、综艺等诸多手段融汇一炉。每集节目都聚焦一个巨大主题,但我们的影像叙事,遵循的是情感逻辑而不是单纯的理论逻辑,是用情感来引领、推动节目的环节进程,是从故事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通过讲故事的手段,让观众沿着实践的道路去感悟理论的光明引领,这样,理论就不是呆板的,而是实践这条大道上太阳般的光辉照耀。苏轼说“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从十八洞出发》有很多地方是把老故事讲出新意,好比“风雅颂”,我们心里装着的是泱泱大国的“雅”和“颂”,脚步却是从田野乡间的“采风”出发。全片结构采取了“微纪录+嘉宾访谈+走读”的方式,运用了诸多创新的电视手段,好比每期节目的先导片都是一则纪实微电影。节目中有很多韵味悠长的地方,好比,在龙先兰那期微电影中,我们以龙先兰接过伯伯代为保管的银项圈后,往脖子上比划一下,有些为难的一笑就戛然而止了。这个时候,观众应该感受获得,龙先兰的心情肯定是五味杂陈的,也许有对妈妈的怀念,也许有对过去各种非的悔恨,也许有对今天样样好的感慨,但讲解词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留给观众去想象。还有,十八洞村的“宝藏女孩”施林娇、老支书石顺莲,都是媒体曝光度很高的人物,为了别开生面,我们发掘出了施林娇在演唱时拿出父亲留给她的话筒,石顺莲保存妈妈留给她的一块背包布的故事,这都是节目编导践行“四力”,通过深入采访一点点“挖”出来的。再好比,我们讲扶贫干部麻辉煌的故事,先讲他读书时不敢点那些不熟悉的菜,出门要用野草和石头做路标,今天他成了“披荆斩棘、披星戴月、披肝沥胆”的“三披干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再迷茫,这里也对比也有隐喻。还有,我们表现驻村扶贫的95后女青年卓玛,用了一个她背起一大袋大豆,在山路上健步如飞的镜头,这样的画面胜过万语千言。
“村庄走读”也是《从十八洞出发》的一大亮点,节目邀请歌手黄英、主播陈晨、童鹤、有名博主房琪、来自瑞典的留学生米粒等不同业业不同身份的嘉宾从十八洞出发,分别去到“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福鼎赤溪村、云南怒江州独龙江乡、湖南石门薛家村、浙江宁波滕头村,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观众看到了赤溪村的脱胎换骨、独龙江的一步千年;领会到了薛家村王新法父女义务扶贫的激动、滕头村村庄振兴的魅力。青年留学生米粒则去到四川凉山州瓦以村走读,被95后藏族扶贫干部卓玛的担当和奉献深深激动。中国增援老挝扶贫专家构成员罗凤宽在万象版索村的走读,更是通过当地的巨变直观地展示了“精准扶贫”的实践伟力,彰显了中国筹划对世界减贫的巨大贡献。
《从十八洞出发》的创作难点在哪里?导演组是如何冲破的?
李越胜:《从十八洞出发》与《社会主义有点潮》《新时代学习大会》《长江黄河如此奔腾》,都是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制造的重大题材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与前几部电视访谈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聚焦“精准扶贫”这一现代正在发生的现实题材,而不是历史题材,是讲的今天正在发生的故事而不是对昨天的追叙,所以,我们采取了“把大片做到村里去,把访谈现场设在农家屋场”这样更切近现实的表达方式。访谈节目走出演播厅,使节目呈现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特点,但没有舞台布景,访谈现场也极易单调,为了改变这一点,我们制订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在访谈现场插入大量十八洞村的生活场景,努力呈现一幅十八洞村的民俗风景画,这样的访谈现场就始终保持热气腾腾的生活力息。节目的调性,整体上是青春、活泼、走心的,让人看后有激动、有暖和、有启发。当然,节目对精准扶贫的全景展示还有不严密之处,请观众和专家批驳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