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埃博拉前线》,我又去看了一遍同题材的《血疫》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文章|微微看影视

图片|来自《埃博拉前线》及《血疫》剧照

影视类型|医疗/行业/惊悚

旁观指数|★★★☆☆

电视剧《埃前》结束之后,在弹幕的友情推举之下,笔者去看了一遍《血疫》。

无所谓谁更优秀,都是关于埃博拉的剧情,容身点不同罢了。

内容载量不同

从电视剧剧情来讲,《埃前》的内容载量,可能会更饱满一些。

《埃前》短短24集的剧情里,包含了爱情,亲情,友情,战友袍泽之情,以及异域风情。

毛晓彤的记者何欢与罗晋的大夫郑书鹏,从相遇到相知,患难相依的爱情。

大夫何东与小罗护士,细水长流,不离不弃的温馨爱情。

将军与将军夫人,“她是我摘掉口罩,卸去防护,也要拥抱之人”的,生离死别的爱情。

何欢与父亲,从互相嫌弃,到冰释前嫌,真情流露的父女亲情。

玛楠与父亲,天人永隔,带着父亲给的希望与信念,勇敢生活的父女之情。

小罗护士在自己身体不适,被强迫歇息的情况下,也要赶去帮助队友小卢护士的姐妹情。

那些在亲人去世后,必定要亲吻逝者。新生儿降生后,众人必定要聚众狂欢,载歌载舞的异域民俗风情。

还有那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不肯分开工作岗位,坚守在一线的工作者们。以及面对确诊的病患,拿掉自己的防护,也要为其做人工呼吸挽救生命的医护工作者的大爱无疆。

除了情感戏份,《埃前》还以相当的篇幅,讲述了深度报道记者埋伏一线的不易。

要借用各种身份假装自己,必要时刻,以血肉之躯,赤手空拳对抗病毒,以取得第一手的材料。

除此以外,《埃前》的着眼点在驰援他国。这将意味着除了尽最大努力之外,凡事须谨慎。不能大胆尝试,更不能长臂管辖,干涉他人家事。

相较之下,《血疫》的内容就单一得多,短短六集。只讲了埃博拉的恐怖之处,以及全能的人类,在病毒面前不堪一击的微小与脆弱。

有一个镜头,是关于女主角进入四级生物实验室的防护。穿戴无菌服,将可能暴露在外的各个缝隙,都用胶带密密麻麻地密封起来。

呼吸之间,除了让观众更多地代入到严格防护的情景。对于有幽闭恐怖症的部分人员,关于在防护服这样一方狭小的密闭空间里,也更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

画风不同

两部剧的画风,很显然也是不同的。一部写意,一部纪实。

在《埃前》中,笔者没有太多地感受到埃博拉所带来的恐怖。更多看到的,是人类面对不可预知死亡的大无畏。是对病毒的鄙弃,以及大方赴死的奉献精力。

诚如片中那个异国大夫所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只是另外一个起点。

而相较于《埃前》的温情脉脉,《血疫》就更多了些直抒胸臆的残暴。它把美好的东西,一样一样,毁灭给你看。

好比四只病猴的尸体,好比病毒爆发后被焚烧的村落,以及病院里所有护士与修女的尸体。

在剧中,全能的人类被埃博拉按在地上摩擦,毫无还手之力,毫无生还可能。高达90%的致死率,堪比“生命的收割器”。

接触埃博拉被沾染的症状,剧中也用了大量笔墨来表达。红眼,头痛,脸僵无法做表情,内脏受损,溃破。那些沾染了埃博拉的人,就像遭受了恶魔最恶毒的诅咒。

因为纪录片的拍摄手段,剧情在运镜上更为真实,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更多的是面对病毒时无力感的沉重。

立意不同

《血疫》的立意,更多的是让人类熟悉到自己的局限性。熟悉到病毒的恐怖,与生命的脆弱。

无论是美貌,还是丑恶;无论是家徒四壁,还是富甲一方;无论是名不见经传,还是闻名遐迩。在病毒面前,一视同仁,无人能被宽免。

众所众知,现代医学的高度成长,让很多遭受疾病困扰的人们,获得了救治,以及生命的延续。给生活以便利,给生命以体面。

可若真的较真起来,高度文明的现代医学面前。人类彻底降伏的,也只是包含天花在内的极少数疾病。

就像有网友自我调侃时候说的那样,从医之前,以为不能治愈的只有癌症与艾滋病。从医以后,发现哪怕只是一个糖脂压,多少人要终生依附药物,而不能痊愈。

而《埃前》更多表达的,是天地真正严寒的时候,人们彼此接近的温顺,是爱与希望。

这么看来,两部剧作的受众也不同。

《埃前》更合适对新事物接收才能更强,更能够以辨析角度去对待事物的年青人。

而《血疫》,更应该多给那些食古不化。疫情都到家门口了,还喊着要自由不要口罩的老年人看看。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