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准确来说,这个人不是娱乐圈的人,
但是她的长相和有名度即使放在圈中也完全不落下任何人。
不仅如此,她的学历也很高,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功,当然是离不开她的努力,
试问谁能做到为了新的工作机会主动要求和丈夫分居两地,
并且放弃当前优异的环境,前去一个生疏的地方?
劳春燕做到了,也恰是因为这个工作机会让她有了现在的成就。
这不免不让人好奇,她为什么要这么拼?
和丈夫提出分居,她丈夫又是如何赞成的?
说起劳春燕和她的丈夫,也确实有缘分,
两人都是上海复旦毕业,最有意思的是,
他们两个当年在高考的时候都是以浙江省文科第一的好成就考上复旦,
只不过在时间上面有先后差距。
在婚后两人也都是相敬如宾,各自尊重对方的思想以及决定,
看似让人爱慕,实则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1972年,劳春燕出身在浙江省绍兴市,
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近代出现过鲁迅,蔡元培等多位有名的文学家。
她的父亲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小时候的劳春燕一直都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不仅学习成就优秀,还特别的乖巧。
也许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劳春燕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位新闻工作者,
当她还在念中学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
学校所有的老师在谈到他的时候,都是竖起大拇指,认为这个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那个时候家中还有一个舅舅成就很不错,高考的时候考上了复旦大学,
从那以后劳春燕一直都把他视为自己的偶像,还偷偷写进了自己的日记本来鼓励自己,
但她不敢说出来,怕别人认为自己在异想天开,只是在偷偷地努力。
终于在1990年,她以市内文科排名第一,
省内文科排名第四的优异成就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
虽然劳春燕实现了自己幻想的第一步,但她没有就此心满意足,
依然在不停地读书学习,寻找各种锤炼专业才能的机会。
还推举她担负复旦大学广播电视台以及复旦有线电视台的主持人,
也恰是因为这么拼,使得她在人才济济的复旦里备受关注,
成为很多人的爱慕对象。
1993年,劳春燕因修够学分提前一年毕业,
和无数人一样,毕业后的劳春燕也在纠结工作的事,
那个时候的她有多种选择的机会,
能够去高校任职,也能够去考公事员再或者去出版社。
1994年,再三推敲后,劳春燕最后保持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
进入上海电视台,做了一名编辑记者。
虽然这个职位离主播台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她坚信自己只要努力,梦想就必定会有实现的那天。
从一个实习生到正儿八经的主持人,
有些人可能要用两年,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但是劳春燕不一样,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她不停地学习深挖专业知识,
她的每一天都是劳碌且充实的,劳春燕认为这才是自己生活的意义,
很快,一年之后她就升任了《今日报道》主持人,正式开启了她的主持生涯。
工作中,劳春燕学得很快,她主持工作的经验也在不断增加,
台里领导认为这个小姑娘很不错,很有天赋,就想着栽培她,
1998年劳春燕又先后主持了《礼拜视点》《东方夜新闻》等栏目。
短短几年的时间,她从一个朦胧的实习生,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或许在别人眼里,劳春燕是天之骄子,不管做什么都是一帆风顺,
但实际上,她在上海卫视电视台的这段时间里,
每一天都过得很焦虑,一刻都不敢放松自己。
由于主持的栏目都是经济新闻类型的,
专业不同的她只能在歇息的时间里学习和经济有关的知识,
无论是多灾的知识点,劳春燕都能将其克服,然后熟练运用在实践当中。
不断的工作后,她发现自己所欠缺的还很多,
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学领域上的专业性,
2001年,劳春燕再次返回阔别7年时间的复旦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
这期间她也没有完全丢掉工作,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继续在电视台工作,
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
两年之后,劳春燕从母校取得了经济学的硕士学位,
这也让她的事业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回到电视台后,台里让劳春燕担负人物访谈节目《人在上海》的制片人和主持人,
对于这个栏目,劳春燕可谓是有不少心得,
沪漂的生活让她很有感触,
她需要在主持节目当中将所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记录下来。
而这一次她改变了以往的主持节目作风,
不再端着稿子念,而是亲切大方的连线访谈对象,
时不时还会参加一些和观众互动的活动,
从而让这档栏目变得更有温度,收视率也随之上升,
不久之后,东方卫视成立了。
由于劳春燕在台里工作的才能十分出众,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领导就决定让她去东方卫视这个新平台展示自己,担负多个栏目主持人,
好比《今日新观察》《东方封面》和《东方夜新闻》等等,
在工作时,她一直秉持“好主持人首先应该是好记者好编辑”的观点,
主动担负了制片人,编辑以及主播的工作岗位,
全方面锤炼自己采编播一体的才能。
她在后面还主持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等多个具有历史性的新闻直播,
每次有重大新闻事件出现,台里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劳春燕,
由此可见,她优秀的主持才能已经被台里的所有领导所认可,
在接下来的几年,劳春燕开始厚积薄发,前期的努力也都有了回报。
劳春燕手上端着份量及重的奖杯,她的表情也泄漏出欣慰。
事业上步入正轨后,劳春燕也算是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
她也知道家庭和事业是一样重要的,
不过在择偶标准上,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劳春燕认为,自己的人生伴侣不必定要多金或者说是多帅气,
但必定要爱看书,和自己的三观以及爱好至少要有共同点,
这样在相处中才会融洽。
而这个人其实早就她大学期间就出现了,对方就是她同门的师兄裘正义,
这个人也是一个极为优秀的人才,大劳春燕8岁。
巧合的是,1982年裘正义为浙江省高考文科第一,
之后也去了复旦大学,并且在学校一路攻读到了博士,
裘正义他对自己有很深的熟悉,事业的筹划也都脚踏实地,从不好高骛远。
他们两个在日常相处的时候,共同话题能够有很多,
从高考到大学,再从专业到生活,几乎每个领域都能够产生共鸣。
在生活中劳春燕也是一个接地气的人,和工作中严谨与庄重的样子截然相反,
天天晚上也会跑步锤炼身体,有时也和朋友们吃点宵夜小聚一下。
在没遇见合适的人之前,是不会交付自己的真心。
能让他付出真心的,那个人自然是有着别人无法取代的地方。
就在这种情况下,裘正义和劳春燕手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两个高知人士的结合足以让很多人爱慕。
婚后,两人一个在忙着主持事业,另外一个忙着报社的工作,
有闲暇的时间,他们也会出去散散步,
旅旅游然后在一起交谈一下心得领会,
或者互相推举对方所看的书,日子过的平淡同时也让人爱慕。
但日子的平静不代表劳春燕放弃了自己的寻求,
相反她对自己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
老春晚当然也不例外,看到消息后十分激动,想去挑战一下自己。
当丈夫裘正义听到劳春燕的决定后也是为他认为愉快,
同时也有担心,他认为,两个人年纪都不小了,是时候该要个小孩,
但假如劳春燕去北京成长的话,那么两个人就得分居。
裘正义的担心并不是没有事理,劳春燕的年纪越来越大,
到时候高龄生子也会有必定的危害,
并且她的父母也果断不赞成她前去北京成长。
他们二老认为,在上海好好地,为什么非要去北京从新开始,
并且才结了婚就分居,对家庭关系影响也很大。
劳春燕又何尝没有想到这方面的利弊呢,
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幻想,劳春燕选择服从自己的内心,
他对丈夫和父母表示:“我想趁着年青去拼搏一下,
不想在以后回忆起这件事后而认为懊悔”
看到劳春燕已经下定决心,同为新闻工作者的丈夫懂得劳春燕的想法,
虽然自己也有些不舍得,但还是和她一起说服了二老赞成。
劳春燕虽然在上海是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新的环境,新的平台,新的开始,
一切都是新的,劳春燕在这里独自一人使劲拼搏。
白天挤地铁上下班,晚上在自己的出租屋学习知识来提升自己,
孤单的时候就会和丈夫打电话来获取安慰。
短暂的相聚后又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快就要分开,
就这样,两个人为了各自的事业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
机会都是给有预备的人,劳春燕朝着目标不停的努力,
在这期间,她也主持了好比《大家意见》 等多个栏目,慢慢的她也开始展露头脚,
然而就在自己事业刚刚有所起步的时候,劳春燕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对她而言,这个突如其来的小生命是又惊喜又惊惶,
她要是辞职在家专心养胎,那么自己的努力就白费了,
但假如还是待在北京工作的话,她就要面对一个人蒙受孕期的苦楚,
还要照顾工作,这样一来势必会很艰苦。
丈夫裘正义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惊喜又焦虑,
劳春燕认为一段高质量的婚姻能够让人成长,有艰苦一起克服就行。
就这样,劳春燕一个人继续在北京工作,
父母也会有时的过来照顾一下,
怀孕期间,劳春燕不停的克服怀胎反响,
一直到孕晚期才停止了主持工作。
2010年,劳春燕的孩子顺利出身,
短暂的恢复一下身体后,她的心思立马就飞到了主播台上,
并且当儿子过了哺乳期没多久,她就让丈夫把孩子带回了上海。
父母担心女婿工作劳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便主动从老家过去协助照顾,好让他们两个能专心的工作。
劳春燕回到了岗位,裘正义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但他们两个现在又多了一个挂念和努力工作的念头,
每到歇息时间,劳春燕就急切的和裘正义打视频,
要看看孩子的情况,每一次丈夫都会告诉她家中所有都很好,让她放心。
劳春燕最期待的时候就是假期,
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们一家三口人可贵的短暂团聚时光。
2013年,劳春燕的事业再次迎来翻转,
《焦点访谈》的前主持人敬一丹因为有事不能在继续主持,
而这个栏目主持人的位置就落在了劳春燕头上,
虽然这个栏目是要深度解析新闻,但她和敬一丹主持的作风完全不同。
劳春燕为了让节目内容更直白,便利和观众产生共鸣,
自己保持撰写每一期的稿词,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来向观众播报,
她也因此深受不少观众的爱好与支撑。
次年,劳春燕更是荣获主持人当中荣誉最高的奖项“金话筒奖”,
这无疑是业界对主持人才能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然而,正所谓人红是非多,
劳春燕很快就遭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恶意中伤言论,
认为她这么年青和漂亮,肯定是靠着一些不正当的手腕来上位成功。
对于这些言论,劳春燕本来是不想理会的,
但是流言传播的越来越严重,她不得不亲自觉文面对流言,
表示自己是凭借实力和努力才获得现在的成就。
还有在2015年,网上忽然爆出劳春燕去世的消息,
两个人的名字由于很像导致被误会,这也让她非常苦恼。
2016年,劳春燕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为了让他有更好的资源,劳春燕把他接来北京读书,
夫裘正义就幸苦一些,北京上海要跑动的比较频繁,
算下来其实一年到头还是聚少离多。
这么多年来,距离和时间都没有在他们两个人之间有过间隔,
他们的相处模式就是依附互相谅解和支撑,情感也是变得更加密切,
别看这个年纪很大,但她看起来还是如同少女一般,
就似乎岁月从来没有在她脸上走过一样。
对于俏丽,劳春燕也有自己的意见,
她认为:“在年青的时候,或许很美,但是也很怕,
怕自己不够美,怕自己被比下去,怕别人不喜欢,怕老了就失去所有。
所以心中常会出现嫉妒,恐怖,
但是等岁数大了,自己看的多了,这些担心反而没有了,
在生命里蜕去了那一层美却虚荣的外壳后,
知道做个什么样的人比获得更大的名声更加重要,
也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回顾劳春燕的成长路程,
能够看出她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且及其自律的女性,
但可贵的是,在成名之后她没有任何膨胀,
依然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
做到了对梦想的不忘初心,内心也一直抱着对工作的热忱。
劳春燕事业的成功来自她的努力,更来自她丈夫裘正义的支撑和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