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破解儿童电影的成长难题,除提升创作本身的美学品德外,产业层面的优化也十分必要。11月29日上午,2020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进入倒数第二天,各项活动继续进行,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儿童电影产业论坛在东方宾馆举办。
论坛以“儿童电影产业优化”为主题,论坛邀请到资深影视监制、编剧、导演文隽,电影频道电影创作部副主任、国家一级文学编辑林丽宁,路画影视董事长曹佳,电影制片人、导演徐小明,浙江高蒙文化传媒董事长马可志以及大象点映董事长蔡庆增等重量级嘉宾作经验分享。论坛现场,六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儿童电影的意义、成长方向以及业界对于儿童电影制造、生产、发行等领域讨论儿童电影的产业优化。论坛主持人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窦春起担负。
论坛伊始,文隽进行了主题为《如何把国产儿童电影成长成主流类型片》的发言。作为一名资深的影、视、播、出版和制造人,文隽曾介入的影视作品超过一百部,曾监制及策划的电影包含《阳光灿烂的日子》、《风云》、《中华英雄》、《百分感到》、《古惑仔》系列 、《停不了的爱》、《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俏丽乡愁》等。近年在中国内地监制电影《人在囧途》、《京城81号》和《李小龙》等,致力开拓各种商业类型片领域。作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董事及现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执委,同时为电影成长局参谋成员之一,文隽现场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成长国产儿童电影的几个关键要素。
国家一级文学编辑林丽宁以《浅谈中国儿童电影的重要意义与将来成长可能》话题,分享了她对于儿童电影的意见与成长神往。作为中国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员,林丽宁担负监制、制片人与编辑的电影有《不成问题的问题》、《离别》、《那年八岁》、《麦子的盖头》、《孙子从美国来》、《小火车》、《飞》等。她曾获得获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美国艾美奖、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奖项。
产业的成长与优化,离不开内容、制造、营销等方面。目前,成长儿童电影产业已在业内取得共鸣,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合适儿童观赏花费需求的电影产品。这就要求提升儿童电影投资创作的类型化、营销运作的商业化、市场开发的多元化。论坛上,来自业界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先后分享了自己对于儿童电影产业成长的经验和想法。路画影视董事长曹佳分享了《海外儿童电影选择和宣发》;电影监制编剧导演徐小明分享了他代表作《小狗奶瓶》和《棒少年》的制造经验;影视制片人马可志则通过亲自经历分析了如何依托地方资源助力儿童电影生产与发行。作为论坛发言的压轴嘉宾,大象点映董事长蔡庆增则以《大象点映在院线亲子电影的创新宣发模式摸索》为题,分析了最新的儿童电影宣发模式。
主题演讲结束后,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窦春起作总结,并邀请六位嘉宾再次上台,共同介入现场互动环节,与到场观众一起商量儿童电影产业的优化和成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