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12月27日,电视剧《小敏家》播出至第30集剧情。在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徐正和刘小捷领证。母亲王素敏对于此事表示不满之后,徐正安排了自己父母及其七大姑八大姨们来和刘小捷的母亲、姐姐会晤。继而,有了一场见家长的戏份。当所有人都认为徐正家长可能不满意这门婚事的时候,却骤然间让观众们发现,徐正的父亲不仅对这门婚事十分满意,并且在经济上全力支撑这对小夫妻,甚至于立马带他们购买婚房,还要大房子那种。
对于部分观众而言,其实也是非常担心刘小捷和徐正这门婚事的。大家担心的重要点在于,刘小捷属于离婚女性,而徐正没有结过婚,并且从世俗的角度讲,是非常有钱的,典范的高富帅。这样的男女组合,按照大家以往的思维惯性来讲,徐正的父母必定是要否决的,至少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出来阻碍一下才是。可是,在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徐正父母并未因为刘小捷曾经离过婚,而歧视刘小捷。
当然,对于剧情成长而言,仍然需要徐正的父母和刘小捷之间产生必定量的冲突,这样戏份才完整且好看。所以,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徐正的父亲在帮助儿子和儿媳妇购买婚房的时候,对于刘小捷想要丁克的想法,持有了明确地否决意见。而老人们否决儿女丁克,显然也是人之常情的,毕竟,有人才有一切嘛,越家大业大的家庭,越希望儿孙满堂。
徐正父母竟然没有因为刘小捷曾是离婚女性而歧视她,这一点上来讲,可能已经失真了。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有这种操行的父母确实不多。尤其是像徐正这种富家子弟,在婚姻上的可选性还是很大的,并非贫寒子弟们的那种没有可选性(如剧情当中的钱峰)。恰是因为可选性大,所以才有所谓的“歧视的资本”。《小敏家》当中,没有拿这个做矛盾梗,没有让徐正父母对这件事情发表任何异议、意见,这其实是剧作的一种匠心。
我在《小敏家》开局的剧情当中,便做过点评文章,认为这部电视剧其实是传递一种小资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有读者认为,“小资”这个词是对该剧的批驳。这是一种误会。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这是一种对中产阶层生活方式和生活立场进行传递、普及的电视剧作品。这么一讲,可能就没有批驳的意思了,而是一个较为中性甚至于良性的评价了。因为《小敏家》在创作的时候,便已经主动承载了这种中产生活方式、生活立场的传递、普及义务,所以它在剧情内容当中,便非常看重正确价值观念上的对于观众的引领。
现实生活当中,依旧有一部分人是歧视离婚女性的,尤其善于在言语当中贬低离婚女性。在《小敏家》当中,刘小捷并没有因为成为了离婚女性而被歧视,这种正确价值观念的传递,对于观众而言,是有正向促进价值的。大家能够从剧情当中学会一种多元化的尊重。当我们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离异女性的时候,我们甚至于能够真挚地祝福她们从新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千万不要小瞧了电视剧的“教化”作用。目前,有部分观众不太喜欢听这个词。可能和某些三俗相声表演内容有关系。部分网络上播放的三俗相声内容,经常讽刺影视艺术作品的教化作用,认为这些作品,也就是逗大家一个乐子,而没有办法教化大家,因此,娱乐内容不必服从什么底线原则,要以大家喜欢为主等等。看到《小敏家》当中的例子,我想说,影视剧创作一旦承载了某种正向价值观念传递的使命之后,就不会乱来,甚至于宁可失真,也要如此。
同时,必须指出,《小敏家》这部电视剧当中,不歧视离婚女性,不强人为对等到《小敏家》支撑女性离婚上,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相反,在这部电视剧作品当中,大量呈现了中年人的自由恋爱,和对于婚姻的渴望、负义务等等。可能,我们当下还需要讨论不能歧视离婚女性的问题,多少年之后,随着时代的成长,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个问题连讨论的价值都没有了。而要实现这种状况,是需要影视剧作品们从中协助的。(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