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在怀念她?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最近局长观《小敏家》有感,cp感真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学。

虽然咱忍不住调侃:秀禾还是那个秀禾,而耀辉已经大了两个size

但绕不过周迅x黄磊就是有一种特别的化学反响,诠释出了中年人谈对象可贵的恋爱感。

毕竟,在他们身上能够承载的情怀太多:

从徐志摩x林徽因,到容耀辉x秀禾,再到陈卓x刘小敏,自带前世此生脑洞。

真真恍若隔世

譬如,当陈卓看着小敏说出:“我不想再错过你。”

很难不回忆起二十年前,那个眼眶含泪、内心挣扎的耀辉:

“我无法爱你,更不能爱你。”

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在平行世界给耀辉和秀禾一个happy ending

没看过的网友自然不解:究竟啥魅力,凭啥过去这么多年还能叫人念念不忘??

《橘子红了》的剧情当然不能简单懂得为“叔嫂虐恋”,抑或是天涯风的“我爱上了我丈夫的弟弟”,

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旧时代悲剧。

一张图概括剧情系列

一个被丈夫冷落,在乡间打理橘园的太太,

年复一年盼着橘园丰产,橘子红了,老爷就回家了。

却得知老爷在城里另娶了一位交际花做了二太太,逍遥快活。

大太太把丈夫不忠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因为没有生出孩子,替容家延续香火,所以老爷才会分开。

于是,逐渐产生了一个荒诞的想法:替老爷纳妾生子。

只要生下孩子,老爷自然而然就会分开交际花回到自己身边。

这个“妾”当然是有要求的,需得是一条船上的自己人,不能有争宠的威逼,不能反水自己。

说白了,就是生孩子的工具人。

大太太看中了佃农家的女儿秀禾,仁慈、诚实。

最重要的是长相,秀禾跟自己年青时候长得极像。

这意味着什么呢?只要老爷看见她定会想起自己,莞莞类卿成了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慰。

继而,大太太对秀禾开展了一系列女德教育——

洗脑驯化,

给秀禾戴上道德枷锁,也将两人的命运强行绑缚在一起。

但大太太却忘了,秀禾或许能够因为礼教所迫“实施”三太太的职责,但情感却是强迫不来的。

秀禾和容家小叔耀辉相爱了。

初见,是在小巷,他带她放风筝;

再见,是在会堂。

他作为乡间家中唯一的男性,取代老爷把她娶过门。

掀开盖头,久久对望,无语凝噎。

耀辉和秀禾不同,是接收过现代教育的进步青年。

他高举解放妇女的旗帜,一次又一次地批驳老爷和太太,引导秀禾觉悟。

可悲的是,耀辉骨子里却要比秀禾还脆弱。

他不愿正视自己的情感,不敢对抗封建权势,甚至没有勇气告诉秀禾孩子是自己的。

伤害了秀禾的同时,也伤害了娴雅。

从抗争到退缩,从让步到麻痹。

《橘子红了》的结局无疑具有强烈讽刺父权的意味——

一心求子,最看重香火子嗣,信赖儿子才能延续容家辉煌的老爷,

竟然是不育的“罪魁祸首”!

欢欢乐喜庆贺二太太怀孕的喜事,成了一桩被绿了的笑话。

一直维护的男性庄严荡然无存,崩溃了。

于是大怒之下,赶走二太太;

终于认可无法勉强秀禾爱上自己;

但同时也乞求保存容家最后一丝体面,即不能公开孩子的真正出身。

这已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惋惜,盼着生下孩子、报完恩就能够分开容家的秀禾,

最后没能迎来一个美好的结局。

就问生产戏谁敢看第二遍

秀禾因难产而死的同一时间,耀辉在会堂和娴雅举办婚礼。

一边是白色婚纱,一边是白色孝布,

共同为这出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悲剧,画上讽刺的句号。

可贵的是,即便是站在控告封建礼教的角度,

《橘子红了》刻画的人物也都是复杂多面的,很难纯粹以好人or坏人去定义。

大太太毫无疑问是旧时代女性的代表,具备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美德:仁慈、温顺、懂事。

甚至超越旧时代对女性的社会分工:不识字却能将家里的账本打理明白。

在情感上,她习惯了隐忍包涵,卑微到了极致。

丈夫对情感不专,她反思自己;丈夫离家不归,她苦苦等待;

为丈夫而活,没有自我价值。

可悲的同时也不可否定,身为封建婚姻的受害者,她却选择让秀禾成为自己的工具,无意识做了封建文化的帮凶。

自始至终贯串全剧的,还有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悟

剧集最初,觉悟以书的道具出现,是老爷床头读了一半的小说。

太太好奇,叫秀禾念了一段,只听了一会儿便叫停,神情大变。

是听不懂吗?不是的,是假装听不懂。

怕自己听懂,也怕秀禾听懂。

于是,哄骗秀禾“书里都是骗人的”,命令禁止秀禾接触新思想。

而每当秀禾想要出走,太太就会出来搬出伦理纲常施压。

在宛晴和耀辉的帮助下,秀禾整理好行李,踏出容家大门,眼看成功在即,却在火车站遇到了老爷,出走失败了。

故事的最后,秀禾终于彻底觉悟

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活,自己到底获得了什么?

秀禾请求老爷和大太太成全自己,一个人自由地生活,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

卸下道德包袱,真正为自己而活。

而抛开剧恋人设,剧组在布景、服化等设置上也足可见其用心程度。

为了营造橘园丰产的气候,剧组选择了距离苏州50公里的东山橘园进行外景拍摄,砸钱买了几千斤的橘子。

服装造型,是被李少红吸引而来的奥斯卡得主叶锦添一手打造。

参考传统服饰和少数民族服装,取其精华,设计出了秀禾、大太太、二太太的服装。

其中秀禾服延续至今,成了中式婚礼的标配。

几个太太头上的饰品,则是安徽洪村出土的文物。

连鞋子都是特别定制的,参照了旧时代缠足女性穿的小鞋,有如三寸金莲,走起路来摇摆不定。

也一点一点提高了该剧的“含金量”——每集高达50万的耗资……

就连全剧最大槽点李少红标志性的“鬼片配乐”,细究起来也别有深意,是角色心境的真实写照。

就是苦了当时春节播出收看的观众

耀辉出场时忽然响起的风铃声,象征着秀禾看到耀辉时的心理波动。

两人双双酒醒后,发现超越了世俗礼常,配乐也就跟着二人心理变化,怪异且毫无章法。

以及李少红式美学——诗意化的台词,电影化的拍摄手段,

以上各种,共同塑造了这么一部极具艺术美感的电视剧。

感慨之余也不禁感慨,

快要二十年过去,我们还没看到一部能够各方面与之对抗的剧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仅如此,连导演也翻了车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