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图/主办方
本次来到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话剧《哥本哈根》就引发了现场观众热议。这其中既有对二战历史和原子弹制造的解读,也有他们对戏剧及舞台功能的意见,还有对人性的深层商量,好比戏中思辩的艺术价值,好比对生活、对世界、对女性等话题的关注……
“我中学时期很长一段时间的偶像就是玻尔,我想跟大家分享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假如谁说他完全懂得量子力学,那他就没有懂得量子力学。’我认为十分适用于今天这个戏。”观众曾悦秋是一名学习制药工程的理工科学生,目前从事戏剧相关工作。她认为,话剧《哥本哈根》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戏中的人物面对的问题就像大家在生活中面对的抉择一样,“戏里一个人能把自己如此多的抉择充足的表达出来,帮助很多人去诉说自己的迷茫是非常好的一点。”
演出结束和观众畅所欲言,是话剧《哥本哈根》的“保存节目”,这在大凉山也不例外。据导演王晓鹰泄漏,300场演出以来,全国各地观众从各种角度刨析剧目,让他获益匪浅。“每一位走出剧院的人的感受都不同,谜底也不同,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困惑,大家会情不自禁地再次走进剧院,去从新解读《哥本哈根》,这就是这部戏的魅力所在。”而本次演出,观众王欢初次从女性角度展开了话题,这让主创团队跟现场观众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