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当片尾字幕打上“此片奉献给你所酷爱的一切”时,我的眼眶第三次被浸湿了。
《飞奔人生》
今年贺岁档喜剧电影口碑第一的作品。
抱着看喜剧片的心情收获这种结局,非常意外。
对于一个而立之年的人来说,有点···矫情了。
好在,观影时在我身边偷偷抹眼泪的大哥,和众豆友的雷同感受让我坦然了很多。
如同电影台词说的那样,观众能和电影内核“呼应”上了,是因为《飞奔人生》豁开了现代人不愿说起的心事——
这是一个对梦想不忘初心、对酷爱之事不顾一切的故事。
曾经在赛车界叱咤风云的赛车手张驰(沈腾 饰),为解决儿子户口和上学问题不法飙车,被禁赛五年,现在只能经营炒饭大排档保持生计。
五年来,张驰天天都在梦想侧重回赛道。所以解禁期一过,他决定重返车坛挑战年青一代的天才车手林臻东(黄景瑜 饰)。
然而他没钱没车没队友,甚至驾照都得从新考。
不避讳地说,在今天,一提到“梦想”、“酷爱”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很多人都会会晤相觑。
以至在很多人眼中,峰值事后的“梦想”、“酷爱”,显得有些过时了,俗气了。
但我更偏向于这样懂得:不是这几个字过时了,俗气了,而是我们越来越没有勇气触碰它了。
即便日后从新捡起,它们的成色可能也不会如以前那般晶莹剔透了,或多或少会掺杂杂质。
但《飞奔人生》里的梦想就显得特别纯粹。在经历了巨大磨难后,张驰的血液里依旧旺盛地燃烧着他的赛车梦。
不为赢,只是不想输给自己。
这样的少年心气,在这个时代已经很稀缺了。
好在,导演韩寒保持下来了。
在韩寒三十岁时,他在其著作《我所懂得的生活》中曾说过让很多人奉为座右铭的一句话:
我所懂得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六年事后,韩寒用《飞奔人生》给这句话做了全新的注解。
而翻看韩寒的职业履历,他的每一项成就都在极尽表达“酷爱”最本质的内核。
作为一个职业车手,他把所有的稿费投入到赛车里,众多重量级的赛事冠军拿到手软。
作为一个导演,从“韩式金句”的处女作《后会无期》,到用故事取代文字、够接地气的《乘风破浪》,再到现在幽默点到为止、用真情实感沾染观众的《飞奔人生》,韩寒作为一个导演,他的进步有目共睹。
这些年来他把所有金钱、豪情 all in 到他所酷爱的一切,用成果坐实了“努力就有意义,保持就有收获”这个很俗但很实在的事理。
回到《飞奔人生》这部电影中,再看韩寒如何在戏里戏外诠释他所懂得的酷爱。
先说戏里,张驰(沈腾 饰)。
为了攒够赛车组装费用,他不惜低三下四求那些在他风光时跪舔,却在失意时树倒猢狲散的“大鳄”们拉赞助。
最终,他答应了一位大哥(腾格尔 饰),将其女朋友名字绣在参赛服这样让人颇为侧目的要求取得赞助。
为了梦想的实现,能够让自己变得无穷卑微。
(以下部分涉及剧透,如有介意直接跳至韩寒部分)
直至竞赛最后的冲刺阶段,当赛车刹车失灵、在成全自己和保全性命的关键时刻,张驰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前者,给他所酷爱的赛车勾上了绚烂但悲壮的一笔。
而在电影的彩蛋中,当张驰带着儿子追赶战斗机,座驾由赛车插上翅膀飞翔天际后,这个颇为魔幻的镜头再次让观众心底一颤。
它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张驰在努力追赶时代,为了弥补他在赛场上消失的五年。
这也呼应了他在竞赛时说的那句话:只有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了信念,他才是真的过时了。
第二层意思,是传承。
他给儿子起名叫张飞,爷俩叫“飞奔组合”。
彩蛋既是对整部电影内核思想的互文,也是张驰希望儿子能领悟到自己对赛车的那份执念和热血。
这是张驰的酷爱。
再看戏外,韩寒。
不仅如此,我们所看到的赛车画面全部为实景拍摄,这与其他类型电影用技巧手腕加快车速有着本质的差别。
所以当让人肾上腺激素急速飙升的赛车,在壮美磅礴的巴音布鲁克悬崖峭壁上飞奔时,那种彭湃的心情简直棒呆!
这样近乎变态的拍摄,观众除了能直观感受到最燃、最爽、最真实的观影体验外,也能明显感受到韩寒对赛车、对电影的真挚和真心。
这是韩寒的酷爱。
但无论是张驰还是韩寒,他们对酷爱的诠释,都是我们极端缺失的奢侈品。
年青的时候能够勇敢试错,无所害怕,越到后来越变得心有余力而不足。
为生活所累,被父母所迫,不得不去做自己不爱干的事情,久而久之也忘记了曾经的酷爱和初心,能保持跟自己酷爱的一切在一起并不容易。
我们似乎已经到了“梦想不起”了,“酷爱不起”了的地步了。
但谁又可否定,自己曾在无数个深夜里,偷偷攥紧拳头向它们许下承诺呢?
《飞奔人生》也能够用这样简单又不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为酷爱的事业付出一切,值得。
当然,韩寒才不会一股脑的鼓吹“不要害怕,要寻求内心”等无脑鸡汤。
正如他说的那样,想要和你所爱的一切在一起,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如张驰冲出赛道,一如韩寒在他的电影中,曾数次向他逝去的赛车好友的怀念。
他们抱守着这样的人生立场,才叫不过时,才叫不负人生飞奔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