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太喜欢这部电影了!
重要是影片整体的调调,带着一丝慵懒与随性,又藏着无处不在的幽默与雅致。
就像片中的那几首配乐、插曲,是蓝雨星城个人偏好的爵士STYLE,就是那么自由美好,就是那么惬意舒适,典范的小资情调。
单凭这几首歌曲我都想再刷一遍电影,或者找到相关歌曲下载下来,一遍一遍的听!
不得不说,本片导演的音乐品味是相当不错的!
其实说真的,上海人因为外界风评的缘故,蓝雨星城对他们的印象并不太好。
所以当电影一开场,听到地方特点浓烈的上海口音时,我是不太欢乐的。
但好故事、好电影就是有这种魔力。
看着看着,真的被带入了当地的文化意蕴以及几位主角的情感纠葛之中。
上海人的市井与洋气,精打细算与精细细腻,还有他们细细碎碎、嘈嘈杂杂,时而呱躁、时而暖嗲的“声调”都深深的吸引着我。
你想想,连路边的修鞋匠都有自己的“咖啡时间”,哦呦!不要太灵呦!
这是一种生活的立场,就是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际遇,都要给自己休闲放松的时刻,都要对自己好一点,这种心态和生活方式,也是我特别观赏的!
从剧作角度讲,电影以画家老白(徐峥)的一夜情为开端,讲述了画家与现女友、前妻、中年风流女学生这三位女性之间的都会情感故事,其中还穿插了画家和好友老乌的友情、老乌的“爱情神话”、儿子谈恋爱等等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假如细细揣摩,本片貌似没有一个主题事件,都是生活流的“儿女情长”,但“形散神不散”,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并不会认为无聊,而是一直在跟随着电影中的人物,进入他们的生活,感受着他们的所思所想。
能做到这一点,导演的功力值得点赞,不仅仅有细枝末节的流水账叙事,充斥聪明值得玩味的有趣台词,也有令人叹服的华彩段落。
一是“私人料理”变成了“妇女大会”、“集体PARTY”。老白原本为了他和李小姐(马伊琍)的二人世界预备了丰富的晚餐,没想到学画画的格洛瑞亚(倪虹洁)、前妻(吴越)、好友老乌等人不期而至。饭桌上,几个女人你来我往,言辞犀利又诙谐,整出了“一个女人要是……就不算完整”的经典句式(好比“一个女人要是没甩过一百个男人,是不完整的;一个女人要是没赚够一百万,是不完整的;一个女人要是没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一个女人要是没有浪迹过天涯,是不完整的”),但说来也有趣,从言语不和到相谈甚欢,这一桌人就靠着这个经典句式神奇的越聊越HIGH。这个段落戏剧冲突十足,每一位演员的台词功底都十分了得,再加上他们都是上海人,交流起来那叫一个顺畅自然,观众看的也津津有味。
二是外滩画廊这场戏,老白应邀来到画廊,看到光影变幻之下,格洛瑞亚和李小姐两个人侃侃而谈,老白参加谈话后,三个人说笑风生、捧逗嘲弄,在灵动音乐的配合下,极具电影质感。
三是最后一幕,片中所有重要人物坐在沙发上,观赏电影《爱情神话》,本是为了怀念好友老乌开的“追思会”,但到最后大家看的都昏昏欲睡,老白拿来点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涂护手霜,幻灯机的蓝色光线闪闪烁烁,然后出字幕……这个设计也非常具有艺术性,简简单单的场景,全员大集合,这既是一次离别、一段结束;而后李小姐给老白发了一条约会的微信,这又是一个开始,生活还在继续,情感还在升温,新的故事即将展开。
包含后面的“微信”彩蛋,老白与马伊琍两个人甜蜜互动,令人展开无穷联想,多么巧思的结尾!
而对于老乌与索菲亚罗兰的“爱情神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按照全片整体的基调,我宁愿信赖这是真的,即便不是索菲亚罗兰,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国际大明星,毕竟现实生活中确有类似的风闻。
这无关真假,而是一种人们对于爱情的希冀、对于浪漫的渴望。
神话,与生活,看似不搭界。
但我们都期盼着在平凡的人生中,偶遇奇迹、创造神话!
作者:蓝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