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艺谋也加入到主旋律电影的大军,我感觉“抗美援朝”圆满了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每年春节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年的春节档竞争更是激烈,时至今日已经有12部电影入主春节,其中《四海》、《奇迹》、《超能一家人》等新片,赚足了观众的期待。

不过,2022的春节档,注定因为一部新片的参加而与众不同,它就是张艺谋初次进军春节档的电影——

《狙击手》

海报上那句“万家灯火,献给最可爱的人”尤其动人。

从海报上我们能够看出,这张八连五班的合影,定格在1953年1月,这个时间点对抗美援朝战争来说,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狙击手》的故事背景。

1952年冬至1953年初,中国人民自愿军对结合国军提议的高密度、低强度的小范围袭击和狙击战斗,史称"冷枪冷炮运动"。这恰是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海报里的这群狙击手,是全部故事的主角。

其次,1952年底到1953年4月,“结合国军”妄图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作战。敌方的战略意图被自愿军得知,我自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做了充足的反登陆作战预备,致使“结合国军”放弃了登陆进攻的妄图,休战谈判就此恢复。

最后,对于观众来说,这张海报中最让人期待的,依旧是导演张艺谋

1984年从影以来,张艺谋的电影陪伴了中国整整两代观众,因为著作颇丰,电影艺术水准颇高,张艺谋在中国影视圈有“国师”的称号。

每一次影院只要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上映,那就是一次属于观众和影迷的狂欢。

张艺谋今年已经71岁了,在斩获两次金狮,一次金熊,提名过六次奥斯卡,拿过无数金鸡奖等举世注目的成就之后,每年一部电影从不缺席,不停地挑战新的题材、新的故事、不停地挑战自我。

虽然对于春节档来说,他还是个“新人”,但对于中国电影,张艺谋导演确实已经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

在中国第五代导演里,张艺谋绝对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一位。只要说起中国电影,“张艺谋”就是无法绕过去的名字。除了为中国和世界电影造就了诸如巩俐、章子怡、周冬雨等“谋女郎”之外,哪怕在中国电影成长史上,张艺谋导演也占据侧重要地位。

1984年,张艺谋初次独立担负电影《黄土地》的摄影,虽然此时还不是导演,但《黄土地》中对黄土浑朴和壮美的表现,极大提升了这部影片的艺术水准。

张艺谋也凭借这部影片,初次摄影便斩获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还斩获诸多国际摄影奖项。一部电影,就让张艺谋变成了一线摄影师。

之后的《红高粱》,张艺谋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作为摄影师出身的新手导演,《红高粱》色彩浓烈作风豪放,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

初次执导,张艺谋再获金鸡奖,同时还斩获柏林金熊奖,成为中国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初次获得最高奖项的导演,要知道这是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此后,张艺谋成为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常客,1990年的《菊豆》和199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先后斩获多项国外重量级电影奖项,还接连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又斩获了金狮奖和金鸡奖。

张艺谋导演早期的文艺片题材广泛,表现手段常拍常新,这让他成为上世纪90年代荣获电影奖项最多的导演,没有之一。

到了新千年,一部横空出世的《英雄》,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全球票房最高纪录,还是中国电影圈公认的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番茄君始终认为,《英雄》是最被低估的电影之一。

而2004年的《十面埋伏》,内地票房1.53亿人民币,全球斩获9300万美元的票房成就,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从此以后,张艺谋的作风更加多变,他不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也成了中国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之一。

2008年,张艺谋被选中成了北京奥运会揭幕式的总导演。

这之后的每一届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揭幕式总会被提起,这是国际上公认最好看,最大气磅礴,又最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揭幕式。奥运揭幕式之后,张艺谋名扬海内外,成为全中国最有国民度的导演,没有之一。

“耗时两年,震动世界”,这是外媒对北京奥运会,也是对张艺谋的评价。

这之后,张艺谋依旧没有被自己的电影作风困住,我们能看到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影片,在张艺谋的执导中绽放光彩。

青春题材的《山楂树之恋》,战争历史题材的《金陵十三钗》,艺术造诣极高的《影》,动人故事《归来》,还有谍战动作的《悬崖之上》……

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张艺谋导演一直在尝试不同的电影题材和作风,不断创新,不断求新。

而这部《狙击手》,则是71岁的张艺谋初次挑战全战争场景电影作品,亦是他第一次接触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作品。

影片的拍摄难度很大,全都是在冬日长白山的冰雪实景中拍摄,并且抗美援朝本身就是比较厚重的历史题材。

正因如此,《狙击手》才真正让人期待。

张艺谋导演的执导技巧娴熟,他对电影的懂得以及对电影里角色内心世界的把握,已经远远超过了技巧层面。

色彩、电影美学、镜头甚至光影,都是他塑造人物,表达深挖人物内心情感的工具,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你时常能看到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和鲜活灵动的电影角色。

在诸多抗日神剧之后,很多观众都忘了曾经中国的“狙神”有多牛。连美国的历史中也认可中国狙击手的厉害,并专门从国内派遣顶级狙击手来战场“对狙”,国内还有很多年青人认为这是“神剧”情节。

对执导《狙击手》的张艺谋来说,还原这份历史的真实,关注抗美援朝中的历史细节是他的使命。对历史中真实人物的那份人文关怀,也会让这部电影十分出彩。

再看电影海报上照片定格的时间点,1953年1月。张艺谋导演选择这个时间,其实是极具历史意义的。

2021年已经有不少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上映,而2022大年初一的这部《狙击手》,势必会让这群最可爱的人以及这场伟大的战争,再次被观众提起、讨论甚至热议。

从官方释放出来的首支预告片中,不难看出“电影很燃”。

画面中,一位背负着铁片的战士,在敌人的狙击下,迟缓地朝着受伤的战友挪动,只是,下一秒,就中弹倒在了血泊当中。

而敌人,却以我方战士为诱饵,躲在犄角处,肆意“狩猎”。

面对如此险境,一场关于战术与战力、信仰与野心的较劲,悄然拉开帷幕。

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狙击手》官方也早就放出了几个片段,十几、二十秒的视频虽然不长,但依旧看得番茄君热血沸腾。

拍摄现场的这段视频中,小战士在向班长哭诉:“那鬼子啥都有,飞机大炮坦克,咱啥也没有。”

他年纪轻轻就上了战场,在冰天雪地里,眉毛上都沁出了冰花,可能是看到了战友的牺牲,所以一时间情绪崩溃,向班长抱怨。

而章宇扮演的班长则眼神刚毅,用四川方言给小战士打气:“谁说我们什么都没有?老子还在,你还在,五班还在!”

说话的时候,章宇白色的围脖上似有血迹,披风也被血迹染红,应该是经历了一场恶战。

简简单单的一段对话,既表明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和敌人装备差距的悬殊,又说明了我军“钢少气多”的底气和倔强勇敢不怕牺牲的抗美援朝精力。

尤其看着章宇瞪大又布满红血丝的眼神,那里面是一个自愿军战士对战友的怀念,也是他对这场战争必胜的信念。

“就算只剩我一个人,也要和敌人血战到底!”

看到这段视频,观众们也十分激动,纷纷表示:我在,我们都在!

还有一段视频中,有张译的哭泣,

有章宇的咆哮,

还有小战士的眼含热泪,

以及其他战士中枪倒地的镜头。

“我认为青年,应该是有梦想,横冲直撞,无所害怕……”,这段话尤为让人激动。

从共产党的诞生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我们的新中国,不恰是这样一群又一群无所害怕的青年缔造的么。

《狙击手》的故事,恰是这无数人的热血故事之一。

其实在冷枪冷炮运动中,我自愿军中曾涌现出多位神射手和狙击英雄。

自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在驻守上甘岭阵地时,用9个月时间歼敌3558人。

全部军歼敌19921人,这累累战果中,40%以上是冷枪的战果。

美国人对我军的“冷枪冷炮运动”十分忌惮,朝鲜战场上,美军最害怕我军狙击手,因为大多半狙击手并没有专业的狙击枪、对准镜和设备,却能百发百中,阵地上无时不刻都有美军机枪手或军官倒地嘴啃泥。

1951年10月,美军陆军步兵学校季刊出文呼吁美军增强狙击练习,在采访中,有超过80%的美军,认为自愿军的狙击战士十分有效。

在“三八线”绵长的战线上,活泼着成百上千的自愿军狙击小组,这也是世界战史上范围最大,歼敌人数最多的现代狙击作战。

在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这段时间里,自愿军凭借“冷枪冷炮”运动共毙伤敌人52000余人,这不仅为我军在谈判桌上挣得了筹码,更对我军的前沿阵地做了十分强硬的巩固。

虽然还不知道《狙击手》中我军的狙击手风度到底如何,但毫无疑问,单看电影的卡司阵容,就拉满了期待值。

张译自不必多说,他已经不需要在大银幕上证实什么。

在中国电影圈里,观众每每谈及演技和低调,总能想到张译。

从《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从《追凶者也》到《鸡毛飞上天》,张译早就是中国中生代男演员中演技最好的那一批之一。

尤其在之后的作品《红海行动》以及《金刚川》中,张译大多以军人的形象示人,信赖此次在《狙击手》中,张译会有更好的表现。

章宇也是番茄君最爱好的男演员,从《我不是药神》中的角色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他。

后来发现,章宇的可塑性太强,尤其之前的《风平浪静》中,章宇的一个表情,就能剪出一个预告片,其演技的精深程度和表演张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还有陈永胜、刘奕铁、王梓屹、陈铭杨、王乃训、程泓鑫等等新生代实力派演员加盟。

今年已经看过好几部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常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可在今年之前,很多观众根本不知道,这群自愿军战士到底可爱在哪里。

他们走出国门的时候,大多都是十几岁二十岁,意气风发的青年。

他们跨过鸭绿江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可在异国异域,他们经历过上甘岭的炮火,经历过长津湖的冰雪,经历过金刚川的轰炸,经历过水门桥的遗憾。

在任何历史史料,哪怕来自美军的史料中,对这群年青人也满是敬畏,因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们的背后即是祖国”。

这场仗,打不赢,祖国本土就要被侵犯,祖国人民就要被屠戮;要把战火阻拦在国门外,就要咬着牙打赢这场仗。

在240万参加抗美援朝的自愿军里,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不能看到父母妻儿。

他们把青春献给战场,换来现在这江山无恙,是英雄赐与凡人勇气,是勇气让凡人成为英雄!

感激古稀之年,将青春奉献给中国电影的张艺谋导演,拍了这样一部讲述自愿军战士的电影——不管是冲着导演、冲着故事、还是冲着这群曾经鲜活只为国家和将来赴汤蹈火的年青人,我们都应该走进影院,旁观这部电影。

2022年大年初一,约《狙击手》,不见不散!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淼淼)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