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口碑走高|这一次,徐峥又“灵”了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由徐峥监制并主演、邵艺辉导演的电影《爱情神话》上映之后,口碑可谓一路飘红,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3。

这样的成就可谓优秀。

但是今天小夭不想跟大家聊电影,而是想聊聊徐峥。

part1

说到徐峥,很多90后,00后下想到的可能是有名导演和监制。

其实,作为导演,徐峥是半路出家的。

1972年徐峥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表演天赋。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徐峥就顺利拿下了上海青少年宫的儿童剧《考学》中的小地主一角,后因出色的表现被福利院少年宫选中成为戏剧组组长。

初中的时候,徐峥考入青年宫艺术剧院,高中时又参加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业余剧团,高中毕业后,徐峥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从小学到中学,徐峥的演艺之路能够说是顺风顺水。

大学毕业后,徐峥参加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在表演艺术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话剧演员比电影电视演员更有分量,因为话剧表演是一次性的,特别考验演技。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徐峥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1998年,参加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仅仅4年后,徐峥就凭借《股票的颜色》中李少英一角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

当时的徐峥在话剧界已经闯出了必定的名气,但他并不满足,一直以来,徐峥都在积极寻找进入影视行业的机会,终于有一天,一位香港的制片人找到他,希望他能在一部电视剧中出演猪八戒的角色。

这部电视剧就叫《春光灿烂猪八戒》。

part2

在剧组,徐峥是最没名气的演员,当电视剧播出之后,他确是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演员,但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徐峥都没能走出猪八戒的阴影。

直到2006年,徐峥争取到了《猖狂的石头》中的反派冯海。

虽然冯海这个角色的戏份不多,却真正打开了徐峥的喜剧之路,之后的几年里,徐峥又陆续出演了《爱情呼叫转移》、《人在囧途》、《猖狂的赛车》等多部喜剧电影。

经过这些作品的积累,徐峥越来越意识到,一个成功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的成功,而是关乎于全部剧本的逻辑,以及服装、道具和镜优等等。

假如能用导演的身份去创造一个角色,再用演员的身份演绎出来就好了。

徐峥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2012年,《泰囧》上映,6000万投资换来了近13亿票房,创下了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10亿的华语电影。

《泰囧》的成功奠定了徐峥的导演地位,并开创了一种新的喜剧模式“徐峥式喜剧”,之后的《我不是药神》、《囧妈》都具有鲜明的“徐峥式喜剧”特征。

什么是“徐峥式喜剧”?

和冯小刚善用悲喜剧结合的喜剧、宁浩式“猖狂”喜剧模式不同的是,徐峥的喜剧更善于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困惑。

part3

当下,表达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困惑的电影很多,为什么偏偏徐峥这么受欢迎?想来想去,小夭总结出了两个原因。

个原因还原了生活中最直接的念头,迎合了观众的心理。

好比在《泰囧》中,社会精英徐朗遇到的中年危机。

《港囧》、《我不是药神》、《囧妈》也沿袭了《泰囧》的模式,都是一些成功人士在事业、家庭、亲情等方面面对的一些困惑。

而正在上映的《爱情神话》则商量了当下中年人在现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情感困境。

这些话题由于切近生活,所以特别容易获得共鸣。

个原因是真正做到了笑而不闹,没有沦为“娱乐至死”的拥趸。

好比说在方言的使用方面,徐峥是毫不吝啬。

据不精准统计,在《港囧》中,有20余人使用粤语;

《囧妈》中则出现了东北方言和河南方言;

而《爱情神话》中,干脆就满是方言。

电影里的方言和我们平时说的话是不同的,在电影里,方言包含了更多的情绪、细节和人文情怀。

好比在《爱情神话》中出现的“侬懂个屁”,“有意思伐啦”就有很浓的上海味道在里面。

当然,利用谐音、押韵、重音、成语误用等办法来制造笑点也是少不了的,但要做到笑而不俗,实际上恰是语言驾驭才能高超的表现。

不知道只想老诚实实讲好每一个故事的徐峥,接下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作品。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