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1-10
“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熟悉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上甘岭战役的重要批示员、中国人民自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下这样的文字。
今天,距离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美军撤退已经过去了整整69年。那个凛冽的秋冬,在上甘岭不足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自愿军战士与敌经过43天的持续鏖战,牢牢守住了阵地,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坚守防御的典范。1952年秋季战术还击和上甘岭战役后,我军已完全控制正面战场的主动权,美国人再也没有从正面提议过大范围进攻。
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每当回忆那场打出军威国威的血战,跃然于我们眼前的,是一张张青春无悔的脸。11月25日,也是毛岸英同志牺牲71周年的日子。硝烟已散,江山无恙,往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卫家国的英雄儿女,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继《金刚川》《长津湖》之后,又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要与观众会晤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中国电视剧制造中心有限义务公司承制、华夏电影发行有限义务公司结合摄制的影片《跨过鸭绿江》即将上档,以光影致敬英魂,致敬不朽的抗美援朝精力!
“军委并高岗、贺晋年:我们今日七时已转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撤出。敌机事后,他们四人返回屋内,不料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屋,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但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不幸身亡,其他无丧失。志司二十五日十六时。”
1950年11月25日,朝鲜大榆洞,化名刘永福的中国人民自愿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毛岸英为争分夺秒整理作战文件,不幸在美军袭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的生命就此定格。彭德怀司令员得知毛岸英牺牲后,躲在角落里大哭,向中央军委汇报的这封短短的电报,是他“这辈子写得最艰苦的电报”。
1951年2月,彭德怀回国向毛主席汇报自愿军在朝作战情况,会谈快要结束时,他说出了窝在心里良久的话,“主席在电报中反复强调,司令部防空要留意平安,可是我却没有看重,岸英的牺牲,我有义务。”
主席却说:“老彭啊,我要告诉你,这件事,你没有义务,放下一切心理包袱。打仗嘛,哪里有不死人的呢?怕死,我们就不去朝鲜了!作为父亲,我惦念他,为他流泪。作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我为我们有这样的好战士骄傲、自豪!”
以上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前后的细节,出自电影《跨过鸭绿江》的镜头与台词,均能在历史记载中找到根据。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电影《跨过鸭绿江》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全景记录,使得作品有如一本“影像”历史。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
同时,作品在寻求史实性的基点上展现艺术的表达力,力争到达历史真实和想象真实的均衡与融合,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先后投入三个多师六万余人的兵力,发射炮弹一百九十多万发,扔掷炸弹五千余枚,山头被削低了两米。电影《跨过鸭绿江》不仅高燃再现了这场悲壮的战役,还用镜头深情致敬了不容忘记的英雄们:以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黄继光;
双腿被打断仍保持批示战斗,用尽最后一口气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毙伤敌人280余名的新战士胡修道……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守阵地的倔强,使得上甘岭成为中国人永远敬佩的精力高地。
带领观众重返真实场景,回顾立国之战,恰是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地领会英雄的勇敢无畏、胜利的来之不易,珍惜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更以史为鉴,从中汲取不畏强横、敢于斗争的精力力量。
在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集结国内顶尖的主创阵容,浓墨重彩打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跨过鸭绿江》。
从立项之日起,主创团队就按照“影”和“剧”同步推动的思路展开创制,已经亮相的电视剧版《跨过鸭绿江》以赶超电影的质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超过8.5,这也让广大观众对即将亮相的电影版本充斥了期待。
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电影《跨过鸭绿江》在保持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品德、史诗风范的基础上,优化内容、打磨细节,基于历史背景与事实,强化有利于调动观众情绪的故事场景。
有别于同类型同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影片以中国人民自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休战协定的签订,涉及中国人民自愿军对战以美国为首的“结合国军”的全部抗美援朝战争过程。
影片不仅具备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陆续展示了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宏观勾画出史诗般的战事全貌,还呈现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战斗场面,多角度还原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
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批示思想博弈的同时,影片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批示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自愿军战士用生命保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力,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动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如此超大的体量,在国产电影领域堪称罕有。项目的难度和强度、内容的浓度和密度可想而知。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影片,《跨过鸭绿江》浓缩了总台“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信念和热忱。近年来,总台在制造推出优质内容的同时,不断扩充创作题材及体裁品类,努力完成破圈层的爆款传播,将“总台出品”这个金字招牌打磨得更加闪亮。
在已经上线的电影《跨过鸭绿江》预告片中,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动了无数观众。彭德怀司令员用军礼向战士们致敬,经历了残暴战斗的战士们哪怕是冻死,也要高傲地矗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这是最壮阔的军容,亦是最隆重的军威!不忘历史,不忘英雄,电影《跨过鸭绿江》即将上档,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