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发布全新演绎《国际歌》 孙楠周深首合作深情献唱

来源:更新:2022-01-10

电影《1921》将于7月1日正式公映,并于今日宣布了由腾讯音乐结合新华社“声在中国”全新演绎,由孙楠、周深演唱的《国际歌》。影片由黄建新担负监制兼导演,郑大圣担负结合导演,于今日正式开启全国点映,持续至27日,目前影片预售已全面开启。

全新演绎的《国际歌》在保存原有雄浑庄严旋律的基础上,增添了蓬勃向上的青春感,孙楠雄厚高亢的音色与周深空灵澄澈的嗓音碰撞,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响”。在新版《国际歌》的MV中,我们看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等前辈在中国播撒马克思主义火种的那份激昂与刚毅,以及“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带领进步学生为保卫中国主权展现出的群情激昂。在昂扬的旋律中,听众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豪情燃烧的岁月。

马克思主义照亮中国革命前程

救国青年热血无畏“为真谛而斗争”

1921年,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生,同时国外列强虎视眈眈,内外交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有志青年致力于救亡图存,为民族成长寻求一条康庄大道,然而之前的多半努力都失败了。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与陈独秀,并他们率先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在中国大地。在《国际歌》MV开头展示的,恰是陈独秀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交给青年毛泽东的场景。

我们同时看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真谛奋不顾身。电影《1921》里,在演绎陈独秀被捕入狱时,陈坤刚毅的眼神透过牢门,把陈独秀那份“出教室,进囚室!出囚室,进教室!”的坚定信念表现得呼之欲出;作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的李汉俊,年仅37岁便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在电影里“中枪”后双眼仍目视前方,眼光坚韧而又倔强,革命先驱者的风骨展露无遗。

这种精气神在《国际歌》MV里也有诸多展现,随同着“英特纳雄耐尔,就必定要实现”的歌声,凌晨时分扮演李达的黄轩赤脚站在屋顶,面带笑容展开双臂大叫,本就自带“书朝气”的他将李达那份炽热的对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孙楠周深新鲜“碰撞”融合庄严与动感

《国际歌》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结合起来

这首全新演绎的《国际歌》,由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男歌手之一的孙楠与被誉为拥有“天籁歌喉”的周深共同演唱。经过改编后的《国际歌》在原本雄浑庄严的旋律下又增添了蓬勃向上的青春动感。作为驰骋华语乐坛30余年的实力歌手,孙楠此前便献唱过黄建新导演的《建国大业》的主题曲《追寻》。《追寻》副歌部分延用了《国际歌》的曲调,此次演唱《国际歌》也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

在此次演绎中,他结合电影本身蕴含的青春朝气的基调,对于一贯的唱腔稍作变化,我们从他的演唱中能够听出那个黑暗时代中从缝隙泄漏出的光明。另一位年青歌手周深的歌声有如“抽丝剥茧般缱绻婉转”,充足发挥了其饱含情愫的声音特点。在两人相得益彰的配合下,听众不仅能够听到铿锵有力的呐喊,还能感受到细腻丰富的情感;不仅能听到歌曲中蕴含的激烈抗争,还能感受到青年们饱含豪情的满腔热忱,进而被拉回到那个勠力齐心打破黑暗的年代。

百年前,《国际歌》在一片暗夜之中驱散了无产阶级的恐怖,赋予了劳苦大众奋起对抗压迫的勇气。“英特纳雄耐尔”所代表的共产主义幻想,永远铭刻在歌词之上,铭记在所有共产党人的心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切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英特纳雄耐尔”,都必定会实现。

电影《1921》将于7月1日全国上映,6月25日至6月27日进行全国点映,现已开启预售。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