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1-10
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结合导演的“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影片《1921》将于7月1日正式公映。6月27日,黄建新导演、郑大圣导演、制片人任宁、编剧余曦,携演员王仁君、刘家祎、史彭元、胡连馨、夏梦来到清华大学,参加了“永远跟党走2021‘全民国防教育万映筹划’启动暨建党百年献礼影片《1921》宣传活动仪式”。中国电影基金会特别把《1921》推举为本次“国防万映”筹划活动重点影片,并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影片的提前放映,与有着爱党爱国爱军光荣传统的清华大学学子提前会晤。
主创们与清华学子进行了亲切互动,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初衷与介入感受。黄建新导演分享自己在《1921》中最想传达的就是对百年前救亡图存前辈们的敬意,郑大圣导演则表示《1921》就是“把一百年前鲜活的生命拍给今天年青的生命看”。扮演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还在现场以诵读独白的形式表达了对一代伟人的致敬,深情又铿锵的声音念出了对主席的钦佩,也念出了生活在今日中国繁华盛世的感激之情。
《1921》自25日开启点映以来,进行了持续三天的全国点映,收获了诸多观众的好评:“全程看完,激动、激动、彭湃,各种感受涌上心头”,“不再是走马灯叙事,而是探寻历史的广度,让1921年的周遭时空显得饱满”,“革命历史,可贵拍出了诗意,很多泪点,都拍到了人心里。越长大,我越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影片出品人程武分享创作初衷寄语青年
《1921》连接百年前后青年人打开学党史窗口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致辞开场,寄语《1921》:“通过电影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手腕,进一步激发广大观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成长史的政治热忱,自觉容身本岗本职岗位做贡献,把爱党爱国爱军的热忱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致辞也特别感激了《1921》的幕后主创,并发表了对影片的评价:“影片生动再现了我们党成立前后的光辉奋斗过程,信赖这部影片会成为一堂生动的大学生思政课,使青年学生在观影学习中坚定信仰信念,明确人生选择。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电影《1921》的出品人程武,在此次在建党百年之际带着《1921》这样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回到母校,倍感激动,并向母校的学子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初衷:“《1921》希望通过光影的方式,重塑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先驱,重现党百年伟大光辉征程的起点,生动地展现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为一百年后的我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带来精力上的鼓舞——这是作为中国电影人的使命和义务,也是我们精心打造这部作品的初心。”
电影《1921》讲述的是百年前革命先驱的故事,更是一个充斥青春和热血的故事,“一大”代表最小的才19岁,平均年纪也才只有28岁,他们是百年前的“90后”、“00后”,程武对此动情分享了他的观影感受:“看到镜头里那些年青鲜活的面孔,激烈的讨论着民族存亡和救国之道的时候,我的内心也特别激动,尽管年青,但是在国家危亡之际,他们能够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仰,敢为人先的开创精力,勇敢地承担自己的时代使命。”并对台下的清华同窗寄语感言道:“今天广大的青年是我们新时代的‘90后’和‘00后’,虽然相隔百年,但青春的热血是相通的。我们也信赖这一代年青人也必定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当中,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幻想信念的历练史、党性修养的教科书”,《1921》这部影片定将为观众带来一个了解党史、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的生动窗口。
“拍人物,而非事件”黄建新坦言影片创作重点聚焦前辈
“越接近,越景仰”青年演员在塑造角色中成长
活动现场,主持人分享道在近几年学生军训期间,清华大学都会组织参训师生旁观黄建新监制的《建军大业》,每年都会收到同窗们热烈的反响。现场互动环节,一名大二的学生表示黄导的“建字三部曲”自己全看过,想知道黄导在《1921》中最想表达的是什么。黄建新导演动情答复道:“想表达对百年前前辈们的敬意,他们有伟大的幻想,他们是幻想主义者,他们有坚定的信念,有信仰,他们为此奋斗过,甚至放弃生命。他们这种精力鼓励着我们,我们希望能通过用电影艺术的形式,能够表现他们生动的形象。”
结合导演郑大圣说看到现场坐着一排排活泼年青的面孔,不禁感言这幅气候与《1921》的创作目标完美契合,他说:“我们拍的是一百年前鲜活的生命,有着最先进的思想,最有活力的面孔,所以我们的《1921》是2021的《1921》,就是拍给今天年青的生命看的,这是我们全部片子的创作宗旨。”制片人任宁也对此感言道:“优秀的人才对祖国在每一个时期的建设都很重要,百年前这些优秀的年青人,改变了我们中国的命运。今天在座的年青人,我信赖也必定会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更美好。”同为清华校友的编剧余曦,在现场跟大家分享道:“我们‘回到了’100年前,用非常细节的办法去展现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我们希望能论述,为什么当时只有共产主义这一条正确的路,为什么共产主义选择中国,中国也选择了共产主义。”
演员王仁君此次已是第三次扮演毛泽东主席,对主席的生平可谓做足了功课。他在现场分享说清华大学的校名恰是毛主席亲自题写的,动情表示“非常荣幸能用电影艺术表达的方式和一代伟人进行交流,去领会他的精力世界、内心世界,通过演员的表演,用他的语言、用他的行动,把他塑造出来。”而他也亲自领会到了毛主席幻想的崇高和精力的伟大,并“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把精力能够带给更多的年青观众,让大家去了解他,走近他。”
扮演“一大”代表王尽美的演员刘家祎通过参演《1921》,感受到了肩上青年演员的义务:“希望《1921》这样的戏,能告诉大家什么才是正能量,什么才是青年力量。”扮演沈泽民的演员史彭元,为作为“00后”演员能够参演这部电影倍感荣幸,明白了青春的意义:“那时的年青人将他们的青春热血洒向祖国大地,才孕育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扮演“五四四令郎”中程俊英、陈定秀的两名年青演员胡连馨、夏梦也分享了自己的参演感受。胡连馨表示介入这部电影不仅更加了解了历史,同时也深刻的熟悉到中国青年一直都是勇往直前的,“我们应该把五四精力延续下去,不断学习,将我们青春的能量奉献给我们的祖国。”才刚刚是一名大一学子的夏梦,感念此次参演的机会:“能够参演这部电影是非常有使命感的和义务感的事情。”
王仁君独白致敬主席动情鞠躬
学子观影眼泛泪花 预备党员向党深情告白
影片正式放映前,演员王仁君特别预备了一段独白朗诵,饱含深情向毛泽东主席致敬:“28岁,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见了光明与希望。”王仁君浑厚有力的声音响彻在会场上空,令现场氛围庄重又肃穆。颂读尾声,大屏幕上播放了开国大典时毛主席掷地有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画面,台上的王仁君转身对着大屏幕深深鞠躬,台下的观众不约而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屏幕内外的画面一时间跨越了时光呼应重合,而打破时光的能量,则是百年来每一位中国人血脉里的浓浓爱国情。
随后,影片正式面向清华大学的学生进行放映,观影过程中,影片剧情紧紧牵动着清华学子的心,不时有观众眼泛泪花。放映结束字幕滚动时,观众席各处有学生挥动着国旗示意致敬。有学生接收采访说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认为看这部电影十分有意义,看完也对党的初心懂得更加深刻,并在影片末尾前辈们逐渐牺牲时忍不住流下泪水,“中国共产党太伟大了,祝福我们的党100岁生日快乐,我们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必定会越来越好。”现场除了学生,还有教职工带着孩子一家三口来看电影,映后接收采访表示:“看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是非常大的,孩子也非常爱看,前辈们精力的伟大之处不限年纪,能够沾染每一个中国人。”
百年征程,百年奋斗,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拓奋进,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而今百年大党又站在一个新时代的潮头,让我们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信念。电影《1921》回溯百年前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前辈的初心动力。影片将于7月1日全国公映,预售现已全面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