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1-10
日前,纪录电影《大学》宣布“躬耕平生”版预告,将电影主人公之一钱易先生垦植讲台数十载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头华发梳得整洁,一袭素衣低调谦虚。她是有名的环境工程专家、清华大学第一位女院士——钱易传授。在清华园的一方讲台上,她坚守了六十余载。
钱易是最早在清华乃至全部中国普及“可持续成长”理念和环保意识的知识分子之一。在她的倡导下,清华大学有名的公选课《环境掩护与可持续成长》,一开就是二十多年。至今,在九十分钟的课程讲解过程中,年近耄耋的钱先生除了下课时的喝水、歇息之外,始终保持保持全程站立;声音洪亮的她,讲课时即使不使用麦克风,也能让教室里所有的学生们听清,展现了一辈子身为教师的修为。
“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钱易先生的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穆,堂兄是“力学之父”钱伟长。年少时,钱先生的幻想是成为一名老师和环境掩护工作者,现在已高龄荣休的她,依旧垦植于三尺讲台,身体力行地保持着做好“环保”和“教师”这两件事。每当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钱易常引用《钱氏家训》中的几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更谋之”。在她看来,无论是成为一名老师,还是从事环保事业,都是利天下、利万世的事情。
什么是大学的本质?什么是青春的底色?什么是人生的谜底?全清华创作团队历时三年制造的纪录电影《大学》7月9日全国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