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鬼火不断在山村里彷徨,就像回圈一样困在其中离不开,象征悲剧无法停止。
山确实让人敬畏,但人性才是最恐怖的,所以藏匿在暗处的鬼火是人们为私欲、为生存的悲情产物,诱导人们越走越迷惘,不小心连编导都在山间迷路,所以我们观众也跟着迷路了。
全智贤和朱智勋主演的《智异山》献上一幅幅诡谲的山林奇景,主角们身为山中的护林员,为山为人四处奔走,防备山难、管制旅客、定期巡逻等工作事项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竟然还要调查杀人案件,编剧太无情了,难怪大家攻顶看日出时,已经精疲力尽,眼袋比山还要沉重。
刚开始四集也许已经是这部作品最出色的集数了,不论氛围营造、场面调度、悬疑感等都安排妥当,但没想到中后期的故事越爬越歪,显露疲态,即使设置多次反转,也无法帮助我们更聚焦在故事上。
为何我们观众的眼袋会沉重?原因如下:
第一:故事过程冗长且拖戏,山上发生很多杀人案件,男女主角经常没头没尾就上山巡查,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寻找什么线索,太过依附男主角那个超难用的“预知才能”,所以有很多桥段,都是角色们不断在山上游走,反复感非常强烈。
第二:叙事节拍越来越纷乱,因为编导以“现在”和“过去”两个时间点正叙加倒叙,试图前后夹击,让真相在关键的时间点引爆,虽然能够根据画面比例来判断现在或过去,但在编排上被拆解得支离破裂。
事件布局有断层,上一场戏的重点还没交代完毕,就已经进行到下一场戏〈时间点有时还回到过去,所以更乱〉,甚至画面比例在后期已经不能看成判断标准,因为时间点错乱,所以最后揭开真相时反而后继无力。
第三:丢出太多烟雾弹去误导观众,误导一次是正常现象,误导两次能加深反转力道,误导三次四次那就会腻了,这些反转只是为了制造不必要的悬疑,不只故弄玄虚,也无法展现出男女主角对抗危机与凶手时的机灵。
假如男女主角其中一人有警察背景,或是有调查案件的经验,勉强合理,但偏偏两人都只是......很勇敢的护林员罢了。
假如本剧想商量的主题是人性,那么贯串全剧的"玄桥谷村事件"就该在前期有篇幅,而不能到后期才开始铺成,编剧在前期只是隐约说起村落的过去与机密,也许是怕观众太早猜到真凶是谁。
但问题是,即便到尾声真凶登场了、解释行凶的原因了,也难以认同他的念头,以至于凶手的下场也黯然结束,我们究竟要憎恶他还是可怜他?
因此看得出来剧本太过强调事件本身,反而忽略也很重要的:角色。
〈朱智勋〉扮演的姜贤祖和〈全智贤〉的徐伊江,明明是两大主角,有或没有爱情线其实无所谓,但两人互动的趣味仅仅停在前期,角色没有因为事件一一发生而有所成长,这两位个性完全不同的人,势必会有很多意见分歧,进而产生冲突。
结果两人只是一直暧昧地斗嘴,我们很难感受为何徐伊江那么在乎受伤后的姜贤祖,还要为了他重返智异山继续调查杀人案,问题就在于姜贤祖受伤前,两人关系一直缺乏变化,那份革命情认为哪去了?
其他角色大多也有一样无趣的问题,唯独〈吴正世〉扮演的具英前辈和孙锡久的缉毒刑警,是全剧最能展现演技、凸显角色特质、角色成长曲线显眼、影响观者情绪的角色。
你看吧,具英前辈因为失去挚爱而望向远方的眼神,有多么绝望和悲痛;只是来客串的孙锡久在短短一集,诠释出刑警原本愤世嫉俗又冲动,后来机警庄重有耐心的性格转变,为难的是,这条支线跟主线还没有关联,所以比较出色。
导游自顾自攻顶,可能攻到太忘我,所以忽略还有很多旅客卡在山腰没办法继续爬,这是我看完《智异山》时的感受。
整体来说《智异山》的元素很丰富,有山难水患、调查办案、环保议题、民俗文化等,但每个都不突出,角色塑造过于扁平,叙事节拍过于拖拉,故事作风过于缥缈,无法引诱观众产生更多好奇心与耐心。
所以迟迟不愿意继续攻顶,因为太累先扎营歇息了,烧酒啤酒喝过几杯才推敲要不要出发、看个风景,《智异山》的风景真的很美,但故事实在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