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硬汉枪神》抄袭《PUBG》? 游戏改编影视剧需正视版权

来源:更新:2022-01-10

游戏改编影视剧的热度高居不下,由此也带来了相关的版权问题。

8月6日,由华文映像(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白马流星(北京)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网络电影《硬汉枪神》在优酷视频开启独播。

这部改编自游戏的网络电影可贵的在豆瓣的评分当中超过了7分,从这部网络电影的的整体来看,单纯的故事剧情不足以支撑起这个分数。

游戏价值论认为能获得这个分数重要起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游戏,重要是《PUBG》的还原以及经典场面以及“梗”的使用,其二是还算不错的战斗场面和特效。

但诡异的是,这部对游戏场景大量使用的网络电影其实并没有获得蓝洞的相关授权。就在这部网络电影在网络上映之后,蓝洞的母公司Krafton就发文澄清,“该电影与PUBG无关,是一部未经授权制造的电影,正在推敲法律办法应对”。目前Krafton在韩国已经要求Youtube下线该网络电影。

游戏已经成为年青用户的主流娱乐生活方式之一,而因此近几年来我们看到了大量游戏被改编成影视剧,除此之外大量的电竞元素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影视剧当中。

在这个潮流之下,版权的问题不容忽视,将来势必会出现相关的问题,亦如几年前的游戏直播行业和现在的游戏直播行业。

《硬汉枪神》使用了哪些游戏中的元素?

游戏价值论细心看了这部网络电影,我们会发现这部网络电影使用了大量的《PUBG》游戏中的元素。

从场景上,《PUBG》当中几个有名的场景均被使用于电影当中,好比假车库、学校、G港、P城等等,另外一个被玩家戏称的“网红坡”的场景也有一个特写镜头,并且电影中的讲解也称之为“网红坡”。

场景之外,电影中的到具也大量使用到了《PUBG》中的道具,最经典的莫过于“平底锅”的使用。

平底锅这个道具在战术竞技类的游戏当中初次出现就是在《PUBG》当中。

《PUBG》的制片人Brendan Green在采访表示,平底锅的无法击穿设定状况实际上是设计无意行为的结果,本身平底锅的设计原意是用来如棒球一样的击打手榴弹的,但最后程序上除了问题,发现平底锅不仅能够击打手榴弹,也能将对面射来的子弹统统挡回去,然而玩家很满意这个效果,最终被保存。

在这部网络电影当中,也出现了平底锅用来反弹子弹的操作,很显然这就是引用了《PUBG》中的这一设计。此外,在这部网络电影的最高潮部分的最终决战中,也是主角和对手使用平底锅作为武器决战。

除了使用大量《PUBG》本身的元素之外,另外诸如《PUBG》主播XDD的封神之战中的经典操作“切车换位”,《PUBG》主播17shou的经典名梗“劝架”都出现在了游戏当中。

另外,宣传海报也极像《PUBG》的海报,而宣传标语“吃鸡”更是《PUBG》当中的经典词汇。

如此大量的元素使用,很显然,这就是一部《PUBG》改编的游戏电影,但这部网络电影却并未获得蓝洞的授权。

这是一次赤裸裸的侵权行为。

二次创作 商业化,《硬汉枪神》已经构成侵权

游戏的版权问题近两年来其实一直是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版权当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直播平台到短视频平台,近两年来从司法以及已有案例的角度去看,版权的归属已经逐渐没有争议,直播平台或者短视频平台想要播放相关的游戏内容必须要获得拥有该游戏版权的公司授权。

现在随着游戏影视剧的火热,会出现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改编,关于版权的问题在将来也势必会成为焦点。

而实际上,除了此次Krafton表态正在推敲法律办法应对《硬汉枪神》外,海外也已经有过类似的未经游戏版权方的授权而制造电影但被告状的案例。

这个案例是大名鼎鼎的《侠盗猎车手》,而被告状的是BBC。

2015年3月,英国BBC电视台宣布将开拍《侠盗猎车手》影视剧,这部影视剧并非改编自游戏,而是着眼于《侠盗猎车手》游戏的成长历史,以及对游戏开发商Rockstar的演绎,更接近一部反应历史的纪录片。

《侠盗猎车手》手的制造公司Rockstar对此表示:“影片标题和宣传中用到了GTA品牌持有人的名字,让人认为这仿佛是官方作品,而Rockstar Games实际上跟这个项目没有半点关系。我们的目标是让BBC在这个非官方的作品里不要随便牵扯到Rockstar Games的东西。我们已经多次尝试与BBC接触,但一直没有获得一个有效的筹划。我们有义务保障我们的知识产权,遗憾的是,此次诉讼已是势在必行。”

与BBC对于《侠盗猎车手》的改编不同的是,《硬汉枪神》中并未直接的出现任何《PUBG》的相关品牌,但出现了大量这两款游戏中的元素,本质上同样是构成了侵权。

相关的案例能够参考的是《我叫MT》这部国产的动漫,这部动漫的制造使用了大量的《魔兽世界》当中的元素,这部动漫被视为是二次创作。

由于这部动漫并不是以商业性质为根本目的,同时对于品牌没有构成伤害,也就是不构成侵权,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我叫MT》的动漫一直在连载。

但当《我叫MT》被制造这部动漫的七彩之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给乐动卓越制造《我叫MT Online》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根据相关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二次创作的著作权人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我叫MT》要改编成游戏也就必须经过原著作权人的许可。

所以,在乐动卓越推出《我叫MT2》时,乐动卓越CEO邢山虎曾在游戏宣布会上表示,公司已经与暴雪取得合作,《我叫MT2》版权使用是合法的。

很显然,《硬汉枪神》并不是如《我叫MT》动漫一样是非商业化的二次创作,而是于《我叫MT》系列游戏一样有目的的商业化行为,基于对游戏中元素大量的引用,也就疑似构成了侵权的行为。

游戏版权市场急待规范运营

有一种论点认为,这种引用其实是双方互惠互利的,电影帮助游戏起到了推广的作用,所以游戏的版权方对于版权应该放开限制。

但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参考游戏直播,同样游戏直播也是对游戏起到了推广窗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直播平台就能够无视版权归游戏厂商所有的问题。

因为版权的体系是掩护游戏厂商应有的权力不被侵犯,从而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拿起版权的武器。

这一点上,比较突出的案例就是网易就《梦幻西游》告状YY游戏直播的案例,要求YY游戏直播停止直播一切有关《梦幻西游》的动作。

丁磊当年在答复有关YY诉讼时提到的,“这是因为这家公司在直播网易《梦幻西游》的时候,中间插播了大量广告,并且通过广告将旁观《梦幻西游》直播的用户导流到一个网页游戏上。在交涉未果后,我们就启动了告状程序。”

这个案例的背后是,无论是游戏直播平台还是影视剧的改编方,没人会知道他们对游戏进行如何的改编,到底是伤害的游戏的品牌还是为游戏带来的推广与流量。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对一款竞技类的游戏进行影视剧的改编,为了强化故事性和剧情的冲突带来的看点,从而在这部影视剧当中充斥着大量伤害这个游戏品牌的内容,如“充钱就变强”、“外挂满天飞”等等,而这些本身并不存在,那么显然这个改编就伤害了游戏的品牌。

在《硬汉枪神》当中也出现了类似这样的内容,好比在最终的大赛决赛环节,电影中的反派竟然使用了“透视挂”,而裁判由于被反派买通尽然熟视无睹,另外大赛还充斥着各种内幕和被控制。

尽管最终的结局是各种内幕依旧没有能够阻挡主角队伍夺冠,但显然这样的设计已经对《PUBG》相关的赛事带来了负面的品牌影响。

这样的改编,版权方理应能够拿起版权的武器进行告状。

总结

经过20年的高速成长,游戏已经成为了一个接近3000亿元产值的产业,同时它背后的用户还多以年青用户为主,由此带来了宏大的商机。

但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司法还没有跟上这个新鲜的事物,关于游戏的版权是著作权当中较为难判定的内容之一,在游戏直播、短视频上经过了多年的摸索才最终摸索出了一条路。

现在比游戏直播、短视频更为复杂的影视剧改编开始大量出现在市场中,如何更进一步的规范这个市场是又一次挑战。

游戏的版权问题也急切的需要一个完善的筹划出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价值论”(ID:gamewower),作者:丁鹏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