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8-27
网小艺:题材单一、故事愚蠢,是当前网络电影创作中容易被人“诟病”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问题如何破解?网络电影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视角、领域,以及创作办法?
Chapter 1
问题分析
网小艺:网络电影题材“跟风”有多严重?先来看一组制造机构提交备案的片目,有的勉强通过,很多没过哦!
案例1:怪兽类
案例2:盗墓灵异类
案例3:人物改编类
网小艺:如何对待跟风创作的问题?
李玮:跟风创作无可避免,在其他创作领域也会存在同样现象。网络电影投入低,创作周期更短,跟风创作某种程度上变成最“稳妥”、“有利”的选择。同时,浓缩的创作时间、低廉的制造成本,会导致创作者习惯在舒适圈打转,没有摸索新题材的试错勇气。但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平台和创作者都应当意识到“跟风”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成长模式,转而思考和摸索网络电影转型升级的打破口。
S sir:创作往往是不可预知的,但寻求风险的最小化是资本的天性,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网络电影更是如此。从客观上看,数据和算法逐渐渗透到网络电影全链条。在数据面前,仿佛观众的偏好已经透明。数据是客观的、积极的,但判断是主观的、弹性的。数据不能取代创造,跟风只能是暂时性行为。
从主观上说,网络电影似乎是短期主义者的拥趸,强调迅速而准确地抵达彼岸。缺乏对经典文本的学习,忽视对将来呈现的摸索,怠慢当下火热而丰富的生活。短期必定寻求速成,速成与跟风如出一辙。可是,不要忘了,网络电影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啊!即使跟风,也要吹出与众不同的节拍和力度,叶放花千树,吹落星如雨。
有什么优势呢?我们马上来看。
Chapter 2
得天独厚的优势
网小艺:我还记得上期访谈中,S sir说过,网络电影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自由”。成本下降,制造门槛下降,束缚减少。这都为网络电影带来摸索更多题材的可能。
S sir:网络电影之所以被掩蔽双眼,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自由而轻巧的优势所在。首先,轻与快。既然网络电影已经获得了随时随地,移动旁观的相对自由,那就应该在时间方面进行打破,做到轻巧和快捷。轻巧、快捷是与笨重、愚蠢相对立的,是在叙事上直指人心,在节拍上从容不迫,在作风上晓畅质朴。
今年6月上线的古装动作片《目中无人》,讲述了身怀高超武功的盲眼“捉刀人”成瞎子,为惨遭灭门和凌辱的酒家女倪燕寻求公道并复仇的故事。导演兼编剧杨秉佳就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在叙事上去除繁文缛节,在人物上删繁就简,在动作上干脆利落,在时长上见好就收(74分钟)。与同类院线电影作品相比,上述特点可能都不够完美,但这种不完美正好是去除复杂、洗尽铅华的完整。
其次,准确与连贯。轻快并不意味着含糊或断裂,而是对表达有了更精准和持续的要求。例如真人“吃鸡”场景一绝的动作电影《硬汉枪神》,就采取了POV手腕(视点人物写作手腕),拓展了叙事空间,增强了叙事灵活性,对各个角色的交代、对各个事件的描述简洁明了,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互,更是网络电影一种表达的自我觉悟。
最后,鲜明与多样。多样性是文艺的内在要求,《对立面》由7个故事构成,放眼生活的多样,将情感、犯罪、共鸣、冲突、放肆、自觉等组合在一起,既是这个多彩社会的多角度展示,又凝练出身活本身就是充斥矛盾的对立性本质,而对立最终又会见临着和解。《对立面》通过自由的文体表达,实现了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
自由使得网络电影的作风、样式充斥了无穷可能,互联网横扫了一切物理阻碍,留给创作者的只有自己内心的屏障。题材不是陷阱,网络电影的提升在于解放思想、解放自我。
Chapter 3
跳出题材“陷阱”的办法
网小艺:那么,凭借着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电影需要如何跳出题材“陷阱”呀?
李玮:首先是题材上,目前网络电影,已大量开发惊悚恐怖题材和盗墓探险题材,但同样充斥东方特点、能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东方奇幻电影还未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东方奇幻电影不仅有《聊斋志异》《山海经》等诸多文学作品改编土壤,能巧妙融入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体造价低于科幻电影,还十分匹配网络电影的观影形式。无论是和朋友一起家中小聚,还是独自一人享受夜晚时光,同时具备奇幻、微恐元素的东方奇幻影片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是形式上,互动形式的网络电影,这种摸索之前出现在互动剧,出现少量水花后就几近销声匿迹,但其实依附于网络平台,直面个人用户的网络电影,自由和交互的感受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摸索互动电影的具体形式,寻找合适的成长路径许是不错的选择。腾讯视频率先推出了互动式的网络电影《画师》,上线后取得了327万的点击量和7.8的打分,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网小艺:其实这些年,确实有不少中小成本的网络电影开始在更多的题材创作长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收获。
铁皮小鼓:网络电影矩阵中有一个重要的“第三极”,那便是中小成本类型片。在网络电影诞生之初,不少从业者便对这种短、平、快的形式寄予过美好期待,希望它能成为影视新人的练兵场,成就中国B级片(低预算影片)的萌发地。只不过,在网络电影的成长初期,以小搏大、迅速变现的市场逻辑占据了上风,让“道士”“怪兽”成为了网络电影的门脸,挤占了部分中小成本类型片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创作常识与市场理性的复归,越来越多网络电影中的类型佳作正在“点亮”。
武侠片
首先,以《辛弃疾1162》《工夫宗师霍元甲》《秋寒江南》为代表的武侠网络电影在这两年间有了打破性的成长。近年来,因为题材过度开发与类型创作人才流失,武侠电影在院线失去了市场优势。但在网络电影领域,武侠却凭借特有的传奇性和动作性成为了热点创作选项。
以辛弃疾青年时期抗金过程为蓝本所创作的《辛弃疾1162》,表现尤为突出。这部电影将历史精力、爱国主义与武侠叙事相融合,讲述了以光复失土、江山一统为志向的辛弃疾在青年时期,聚集乡众参加抗金起义军的英雄事迹。这部电影,打破了大众对辛弃疾“诗人”的认知定位,立体呈现了这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历史人物。电影中热血彭湃的英雄故事和刀光剑影的战场实景,不仅紧紧吸引了观众的留心力,也引领武侠题材网络电影踏上了成长的新台阶。
动作片
其次,《东北警察故事》《愤怒的黄牛》等动作片的涌现,有效催化了动作题材网络电影的类型细分。与武侠片类似,动作片因为强情节、快节拍的类型属性,能够较好实现网络电影“在开场7分钟内留住观众”的诉求。但一味靠动作场面升级和犯罪、黑色元素的叠加来吸引观众,很容易触碰内容红线,也会引起审美疲惫。
《东北警察故事》《愤怒的黄牛》这几部作品,则沿着不同方向,拓宽了动作片的创新空间。
《东北警察故事》以刑警李红旗为主角,讲述了他追捕涉黑权势破获打赌洗钱案的故事。全片故事简单流畅,动作场面凌厉生猛,在宝贵的市井气息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孤胆警察形象。以小人物抗暴救妻为主题的《愤怒的黄牛》,则凭借拳拳到肉的动作设计和对社会问题的介入,让动作片有了较强的现实性。这两部电影收获的良好口碑证实,动作片想要赢得观众的青睐,单靠暴力升级是行不通的。动作场面设计的新颖性、小人物为生活而搏的代入感,在激发观众共情与共鸣上显然更加有效。
悬疑片
另外,以《猎谎者》《法医宋慈》为代表的悬疑类网络电影也渐入佳境。相较于武侠、动作片而言,悬疑电影在视觉刺激上能够发挥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也对创作者的叙事才能和节拍把控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烧脑”情节迅速让观众进入观影节拍并有效保持留心力,是悬疑类网络电影需要攻克的创作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猎谎者》给出值得参考的谜底。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绑架杀人案,所涉人物只有丈夫、老婆、警察和出租车司机寥寥数人,场景也只有仓库、机场、别墅、河岸和病院几个。但就是这么几个简单的要素,在片中却被组合成了五个版本的故事。真相与谎话交错,善恶不断反转,不到最后一分钟,观众很难猜透案件的真相和人物的真正底牌。
在与网络电影同属网生内容赛道的网络剧中,悬疑类型获得了重点成长。从本格推理、社会派推理再到家庭悬疑,各路创作者尽显神通,以此为引线点燃了网剧类型化成长的引擎。看重文本而非视效的《猎谎者》是网络电影中的少数派。但它所获得的认可证实,只要找准故事形态、摸透媒介规律,悬疑片在这一领域也大有可为。
科幻片
最后,《双鱼陨石》《重启地球》等影片还在科幻片领域做出了宝贵尝试。《双鱼陨石》融合了平行时空、复制人悖论、罗布泊谜团等多重概念,讲述了一次科学勘察之旅中所发生的超现实事件。这部电影是典范的软科幻,虽然没有特效大场面,但惊悚的科幻氛围营造得恰到好处;虽然没有太空史诗与星球灾难的宏阔;但却有复杂人心的寓言式呈现。它在制造上仍存在短板,但先声夺人的创意和以小成本挑战高概念的勇气,值得褒扬。
灾难科幻片《重启地球》则更偏向硬科幻,讲述一个在“绿潮”危机中拯救地球的故事。电影中,植物因变异而意识觉悟,导致了一场威逼人类和其他动物生存的“绿潮”灾难。主角父女滞留在危险区,意外和实施拯救任务的行动小队相遇,从而踏上了艰苦重重的拯救地球之旅。这部电影在人物塑造、情感叙事上存在必定短板,但在灾难景观的视效呈现上有较大打破。作为一部投入有限的网络电影,主创不仅愿意挑战科幻大场面,还用想象力弥补了部分技巧短板,这种尝试对中国科幻片的摸索成长有启发意义。
任何一种大众文艺形式想要获得可持续成长,都需要构建层级、比重合理的内容金字塔。对于网络电影而言,多元成长的中小体量类型片就是坚实的塔基。这些作品可能不如主题创作思想精深,也比不过奇幻大片的市场表现,但它是题材创新的优选试水地,也是影视新人的最佳练兵场。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满足观众的多元审美诉求,帮助网络电影真正进入为观众创作的To Consumer(面向终端客户)模式。
网小艺:所以,对于网络电影来说,题材并不是陷阱。网络电影较为低廉的成本和与生俱来的“自由”优势,反而能让它有摸索更多题材的可能。前提是摈弃浮躁跟风,专注创作和自我提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