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历久弥新的人民文艺情怀 《从延安出发》构建与青年对话的“时光艺术馆”

来源:更新:2022-06-21

“以前,我只想着怎样去演好角色,或者是打动观众,但我现在认为,更重要的是想好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演得再好,都不如一颗真挚的心、炽热的心!”

6月19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在综艺频道迎来收官。最后一期节目尾声,青年演员张雪迎所分享的这段感悟,亦是五期节目中青年追寻者的真实心声。

作为一档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的特别节目,《从延安出发》以“赓续红色血脉,凝集文艺力量”为主题,通过构建和年青人对话的“时光艺术馆”,引领青年文艺工作者在“为什么出发”的时代之问中,擦亮历久弥新的人民文艺情怀。

《从延安出发》创新融合“思想 艺术 技巧”,以人物串联作品、以作品讲述故事、以故事承载价值,兼具青春的视角、青春的表达和青春的能量,既实现了对“文艺精力”从抽象感受到具象表达的转化,也达成了纪念的意义和价值。

彰显思想之美90后与90岁的青春对话,深层激活文艺初心

当我们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时候,我们应该纪念什么?这份纪念是为了什么?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方式来纪念?《从延安出发》从传承延安文艺精力、构建青年文化意识的高度出发,对这三个问题做出了铿锵有力的答复。

五期《从延安出发》精选了五部发端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涌现出的典范文艺作品,并分别从英雄,人民,奋斗,创新,品德五个角度,立体呈现延安文艺精力的内核。

“90后”与“90岁”的青春对话,是《从延安出发》在节目模式上的明显亮点。每期节目开场,都会有一位青年追寻者带着对历史、对时代、对文艺的好奇与追问,走进“时光艺术馆”寻找谜底,而为他们答疑解惑的,则是一群前辈艺术家。当吴磊遇到孟于,关晓彤遇到乔佩娟,刘昊然遇到田华,李光洁遇到杨先让,张雪迎遇到顾威,便相继引出组曲《黄河大合唱》、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新闻纪录电影《南泥湾》、延安版画、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等经典作品背后的峥嵘记忆和热血过程。

前辈和青年文艺工作者促膝交谈的场景,亲切、暖和、动人。耄耋老人们从亲历者口述历史的感性角度,回顾青春燃烧的延安岁月,并将他们沉淀平生的创作经验和文艺思考娓娓道来,最后给到年青一代语重心长的寄语,如此,也就完成了一次次宝贵的关于文艺创作理念和革命文艺史的讲课。

△青年演员李光洁在《从延安出发》的舞台上对话前辈

《从延安出发》自5月23日开播以来,#吴磊蹲下的刹时他们之间缩短了78年#、#吴磊孟于共读冼星海家书#、#90岁乔佩娟告诉年青人三句话#、#93岁田华给刘昊然讲1950年的电影脸#、#许魏洲演绎天才古元先生#、#他们90多岁但将年青写在心里#、#为写平凡的世界路遥翻材料磨破手指#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足见老一辈艺术家心中的“信仰之火”既沾染着青年文艺工作者,也沾染着观众。

△表演艺术家田华与青年演员刘昊然一起回忆延安岁月

这是一次对峥嵘岁月的重温和崇仰,更是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使命担当的一次认知升华。《从延安出发》通过重现文艺作品,让新一代文艺工作者深切感受到了“文艺是时代前进号角”的真谛,以此鼓舞他们切记“国之大者”,勇攀艺术高峰,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绽放艺术之美顶级院团携手会演,呈现薪火相传的人民文艺气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80年来,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灯塔之光”始终照耀着中国文艺工作者们。

为向80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隔空汇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结合16家国家级文艺院团、院校及演出机构,集结“文艺国家队”的力量,用数十场文艺精品节目,呈现出一脉相承、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文艺图景,同时贯串鲜明的时代主题,结合老中青几代文艺工作者的真挚分享,为当下中国文艺的成长提供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用心汲取、继续光大的养分。

△舞台戏剧致敬延安创作岁月

节目以舞台戏剧的形式,致敬延安创作岁月。曹磊、张佳宁、雷佳、许魏洲及陈浩等实力派青年演员倾情演绎冼星海、郭兰英、吴印咸、古元及周立波等同志为人民豪情创作的日日夜夜,将时间拉回到那个条件艰苦却热忱似火的年代,在沉浸式视角中徐徐释放延安文艺座谈会精力的青春本色。

△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

用与时俱进的表达,传承历史经典文艺。节目中,交响乐《黄河大合唱》、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歌剧《白毛女》、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京剧《三打祝家庄》、儿童剧《报童》、话剧《雷雨》等一个个由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演绎的经典令很多观众激动不已。其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雷雨》排练68年以来,初次在首都剧场外舞台上演出,其崭新的诗意化的话剧表达获得观众青睐。传播中#7位钢琴家合奏保卫黄河太震动了#、#中国人过年专属BGM是这样创作的#相关微博话题总阅读量破5亿。网友们热烈反馈道:“这个节目是一场震动我灵魂的视听盛宴!阵容太强了!”

△舞剧《天路》

时光荏苒,这些作品历经淘洗却不减华彩,反而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持续迸发活力。同时,它们所承载的艺术精力和历史精力,也鼓舞着一代代年青人。它们从延安出发,焕发在当下,也必将走向无穷广阔的将来。

以新时代的创造,彰显时代文艺气候。与延安文艺交相辉映的是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繁花似锦、硕果累累,新一代文艺工作者朝气蓬勃、蓄势待发。《从延安出发》特别集结了话剧《直播开国大典》、交响芭蕾《江山》、舞剧《天路》、歌剧《命运》、舞蹈诗画《国色》、电影《跨过鸭绿江》、电影“我和我的”系列、电视剧《人世间》、电视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典籍里的中国》等涌现于新时代的优秀精品。

《从延安出发》不仅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文艺在各艺术门类的繁华气候,还深情讲述了文艺工作者们环绕全民抗疫、脱贫攻坚、村落振兴、绿色成长、国粹传承等重要题材所掀起的现实主义创作热潮,彰显出身机勃勃的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的文艺气候。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此次国话携手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合作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重走延安之路,“不只让同业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也能让观众亲自感受到延安文艺的历史意义,亦是为我们从业者和将来的从业者们,树榜样立楷模,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腾飞奔跑”。

引领技巧之美匠心独运,构建有温度、有风骨、有辉光的“时光艺术馆”

对于一档电视节目来说,需要采取综合的表达手腕,才能带领观众走近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人物,感受真实可信的细节。

为此,《从延安出发》创作团队实地拜访了多家博物馆、艺术馆,并在拜访多名美术和历史专家后,在舞台上打造了“时光艺术馆”,一封家书、一张照片、一段录音、一本照片集、一本手稿……都成为节目向观众呈现历史的载体。节目还将黄土高原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舞台,通过对延安地标元素的抽象提炼,延展开一条连绵不断的“文艺之路”,构建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跨时空传播场域。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刘威为青年追寻者介绍延安时期广播设备

除极具匠心的实景布景和舞美建构外,《从延安出发》大量结合4k、XR、AR等技巧手腕,力争在舞台上还原真实场景,让观众穿越时间长廊,沉浸式感受延安时期火热的文艺创作风貌。

例如,在表演《黄河大合唱》时,舞台定制设计了虚拟场景,加上现场上百人的交响乐团及合唱团,呈现出完全不同以往的震动效果;在歌剧《命运》的舞台设计上,舞台利用屏幕 AR XR的空间优势,用抽象的丝线描述新时代的青山绿水,颇具现代艺术的作风……每一个节目呈现,每一个场景设计,都在寻求艺术表达的同时,兼顾了作品相应时代的历史场景,力保内容和形式的可信度。

截至6月20日,累计全网新媒体热榜话题超120余次,话题总阅读量破13亿,视频播放量破1.2亿,全网累计总曝光量达58亿人次。《从延安出发》给人以刚健有力又温情四溢的印象,节目充斥了空间的纵深感、历史的力量感和致敬的仪式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肯定了《从延安出发》勾连历史与当下,以及面对现代观众的创新,“其以历史辩证、广阔视野融合先进技巧的优秀创制,成为总台在文化节目赛道守正创新的精品力作!”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