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漠半个多世纪 《故事里的中国》走近“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来源:更新:2022-05-10

5月8日(周日)晚八点档,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结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打造的原创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将迎来收官之作,讲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半个多世纪坚守大漠,用满头华发换来敦煌莫高窟“容颜永驻”的动人故事,致敬一代代的莫高窟守护人。

三代人传承守护使命

樊锦诗深情寄语行业后辈

“平生择一事,一事终平生”,是一代代莫高窟守护人的真实写照。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常书鸿留法归国后,终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事业,被称为“敦煌守护神”;段文杰在一次画展上被敦煌壁画吸引,开启了一辈子对莫高窟的掩护、研究和弘扬;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毅然接过两位前辈手中的接力棒,默默守护着茫茫大漠里的莫高窟。

本期节目将通过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樊锦诗唯一自传作者顾春芳的视角,讲述一代代莫高窟守护人如何用实际行动凝练成“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力”。

现在,虽已退休多年,84岁高龄的樊锦诗每年依然有大半时间在敦煌,努力编写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与樊锦诗共事40多年,在她印象中,樊锦诗生活上十分俭朴,“大多半时间她从早上7点钟,到晚上12点都在工作,真的是坐着想的是敦煌,睡下来想的还是敦煌”。即便是春节期间,樊锦诗也基本上全都守在敦煌,她曾说过:“其实过年对我来说无所谓,我一看洞窟,心里比什么都愉快。”

值得期待的是,樊锦诗将在节目连线中惊喜现身,引领大家感受千年石窟的新时代魅力,最后深情寄语年青一代。她表示:“希望就在年青人身上,我发现他们特别有朝气,特别酷爱工作,并且有创造性,我信赖他们能继续发扬‘莫高精力’,不忘初心,切记使命,会把敦煌莫高窟的掩护、研究、弘扬事业继续下去,并且会比前人做得更好。”

守护千年文化瑰宝

数字技巧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自播出以来,通过“双时空 双舞台”创新形式,深入解读人物之间的精力传承,还原真实的历史细节,让观众触摸到历史的脉动。本期节目也将从细微处着手,探寻樊锦诗的使命与担当。

半个多世纪以来,樊锦诗始终跟随着前辈的足迹,不断积极摸索科学掩护莫高窟的办法,为莫高窟的永远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她最早提出利用数字化技巧掩护敦煌。2014年8月1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行,成为莫高窟掩护利用工程的重要一步。它借助先进的数字技巧和多媒体展示手腕,向观众呈现敦煌莫高窟气概恢宏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绚丽多彩的石窟艺术经典。“既给观众观赏敦煌艺术增加了信息,又减少了洞窟开放的压力”,樊锦诗在连线中介绍道。

节目现场,李萍回忆起开馆前一天,大家到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参观的情景,“刚要进的时候,樊院长忽然停下来说这个场馆太不容易了,是我们十年的心血,这么干净,我们把脚上的尘土都擦擦干净。”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这是樊锦诗给自己的人生定义。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她守住前辈的火,开拓明天的路,携手一代代莫高窟守护人,共同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华章。5月8日(周日)晚八点档,CCTV-1邀您走进敦煌,奔赴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守护之旅。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