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5-10
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于5月17日至28日举办。与上一届相比,今年戛纳不再要求介入者出示疫苗接种或新冠病毒检测证实,也不再强迫要求室内活动佩带口罩。据美国《综艺》报道,戛纳主办方估计将有3.5万名注册介入者来到这座地中海小城,大幅超过去年的2.4万人,其中大部分来自北美和西欧。相比之下,亚洲国家的介入范围与疫情前相比仍有差距。戛纳艺术总监福茂表示,“不少亚洲国家仍然存在观光限制”。
目前,亚洲电影人对于疫情仍保存谨慎的立场:4月28日至5月7日举办的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上,观众们均佩带口罩;日本有名导演北野武撤消前去意大利参加远东电影节的安排。不过,今年在戛纳还是能看到亚洲电影的回归趋势:据英国《每日银幕》6日报道,菲律宾电影成长委员会将组织50人代表团前去戛纳,与新加坡资讯通信成长治理局共同设立展台,在戛纳电影市场从事影片交易和宣传推广活动。蒙古国、泰国以及马来西亚今年也将在戛纳市场设立实体摊位,派出官方代表团线下参展。印度虽然没有太多项目介入国际发行,但作为今年戛纳“荣誉国家”代表,将派出官方代表团,并组织纪念印度传奇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作品特别放映活动。
作为中国电影重要构成部分,今年香港电影人继续沿用去年的线上参展方式,台湾地域则扩大线下实体展台的范围。作为亚洲电影重要代表的日本和韩国,今年也不会缺席戛纳:日本将在市场单元设立独立展台,还会有发行团队现场介入买卖交易;韩国则有两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韩国导演朴赞郁执导、汤唯主演的《分别的决心》,以及日本导演是枝裕和首部韩语片《掮客》。
以戛纳、柏林为代表的国际A类电影节和很多专项电影节基本都有各自的市场单元,在评选艺术佳作的同时,也为各类影片的宣传、发行和版权交易提供平台。在电影市场上,不仅亚洲影片渴望在欧美找到识货的买家,好莱坞和欧洲影片也在亚非拉寻找靠谱的国际发行商。其中,戛纳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在位于戛纳电影宫地下一层及邻近海滩的展台上,活动期间每日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片方、投资者和发行方洽商,成为全球影坛繁华与否的缩影。近两年,很多电影节市场单元都改在线上,交易商在网上试映、讨论和签约,即便去年戛纳恢复线下举办后,传统交易的人气也显得不足。今年戛纳放宽防疫管制后,电影市场环境可否恢复到疫情之前,还得一周之后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