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竞争力,当代学生将“二次元”搬进了考场

来源:更新:2022-04-27

为了提高学习效力,我选择了变身
就像是每女孩都神往过魔法少女一样,每个男孩都希望自己能变成假面骑士。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这样的观念也发生一些变化,好比越来越多男孩想要成为魔法少女,而女孩们也爱上了形形色色的假面骑士。
其实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任何可嘲笑的地方,因为人们无非是神往“通过变身而获得神奇魔力,进而改变弱小的自己”的才能。
现实中,有各种困境需要我们去克服,因此很多人都需要某种事物去支撑自己,或用某些行为切换自己的状况。
日本艺人“小仓优子”就在近日定下了“要考上早稻田大学”的目标,然而时年38岁的她,记忆力肯定不如那些年青的考生,就好比她想要挑战“在两周的时间里熟记200个英语单词”,但无奈因为记忆力的衰退而面对着各方面的艰苦。
为了帮助小仓优子,日本的一期综艺节目邀请到名校学霸、领域内的专家,希望她们能分享了一些提高记忆力或行动力的技巧。
对此,东京大学的学霸“冈本沙纪”就提议通过调整饮食、控制食欲来提高学习的效力。此外,她认为一般人很难从充斥着生活力息的家里划分出独立的学习环境,因此能够建立“扎头发”、“戴眼镜”的惯例,以作为切换状况的暗示,让自己迅速进入学习的状况。
而对于她自己而言,这个惯例就是“变身”。
每次学习之前,冈本沙纪都会拿出自己《假面骑士OOO》的腰带,并模仿剧中假面骑士变身的过程,以此来设想自己成为了骑士,激发自己学习的动力。
从她的本人的经历和地位可见,这一办法确实让她克服了学习上的各种艰苦,最后取得自己幻想的成就。然而在节目嘉宾看来这个中二的行为实在是过于耻辱,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但对于现在的小仓优子而言,什么办法都值得一试,因此也尝试着带上腰带变身。
不过因为假面骑士的变身动作太过复杂,在还原一遍之后就因为为难而放弃了。
显然,这样的暗示只适用于假面骑士爱好者,但“借某种暗示切换状况”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对于一些有着某种爱好和明确目标的人来说,类似的暗示往往能最大限度上刺激他们行动欲望,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力。
那些奇奇怪怪的鼓励
随着ACGN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除了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与其相关的影子之外,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接收接收了这些文化,并尊重孩子们的爱好。
于是,每逢重大考试的场面,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家长为回应自家孩子在学业上的努力,而偷偷预备了一些惊喜。
例如就在前年的高考季,一位家长在知道自己孩子热衷于高达模型之后,早早的预备好“大礼包”,并在高考结束后将其赠予给孩子。而刚出考场的孩子看到母亲为自己预备的礼品之后,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虽说距离成就公布还有段时间,成功还是失败在那一刻也是未知数,但犒劳寒窗12年的孩子,又有谁会嫌早呢?
无独有偶,在去年的高考结束后,就有家长为嘉奖孩子,而偷偷购入了市场价超1200元的梅林手办,并在考点外亲手交给女儿。而此事也获得了广州日报的报道,属实为让自家孩子的人气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尊重孩子的爱好,并有条件满足他们的期待,于是就有阿宅选择自我暗示,自行备置一些周边,以鼓励自己的用功读书;
例如,日本就有一位网友晒出自己在考场上看到的“奇葩”一幕:一位考生在课桌上摆了个简洁的谷阵,以为接下来的考试祈福。
由于这一场面与严正的开场格格不入,过于冲击,有国内的网友干脆提议用更为罕有的周边祈福,也许能到达更好的效果…
不过将手办带到考场也不是所有考生都有胆量去做的,于是在问答平台上也就能看到类似的咨询,而这种小心翼翼其实也表现了考生对手办的爱好。
一直以来,考场外的教室团、亲朋团都是考生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但近几年,这些负责为考生加油打气的啦啦队的画风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好比,你永远不会想到那个天天喊你加班的阿米娅会在考场外等你;
不仅如此,“她”还会在显眼的位置和同业的啦啦队一起拉起横幅,用二刺螈独有的社死buff为考生加油。
当然,除了亲朋团的助力,考生本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处能够彰显“二次元力”的机会,好比考试当天的T恤,无惧“社死”的小伙们便会披上他们的痛衣。
除了用ACGN相关的衍生品、文化作为鼓励以外,也有人会将他们对虚拟角色的爱藏在心里,直到考试暂告一段落后,才会将其表达出来。
例如有人借助考后被采访的宝贵出镜机会,用于催促游戏运营商提高角色的强度,或是请求更新皮肤;
对于大部分国内学生而言,高强度的学习和压力是学生时代中印象最深的记忆,因此,他们更需要一些娱乐方式放松身心,毕竟只有做到劳逸结合,学习的效力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而在这一基础上,还能获得家人朋友的支撑和懂得的话,更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动力,在关键时刻以最好的状况取得幻想的成就。
当然,对于那些真正爱好ACGN的人来说,那些相关衍生品不仅是他们寻求的目标、给自己的嘉奖,他们也从那些作品、角色身上获得鼓舞。在题材各异的动画中,有不少描述学生成长、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很多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与这些角色感同身受,或是对其产生神往。
例如《暗杀教室》讲述的就是正儿八经的“差生逆袭”的故事。故事里的椚丘中学,有一个聚集了各种“问题学生”的三年E班,他们大多是因为缺乏引路人而走上被迫进入到鄙视链底端,而遭人歧视。
所幸在他们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神秘生物“杀老师”为了实施与前任班主任雪村老师的商定,自愿成为三年级E班班主任。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杀老师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过往,尊重懂得并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最终以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了每位学生的才能,而E班的学生也最终成功逆袭,实现了各自的人生价值。
其实那些获得了家长尊重的考生们,不正像三年E班的学生吗?只是无奈在现实中,能这样懂得孩子,并主动引导的家长少之又少。
一直以来,国内都看重应试教育,而那些亚文化爱好,因为较为特立独行,经常被大众归类为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学习的不良爱好,甚至因为沟通的不足,家长与孩子之间会产生难以抚平的误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愿意在考场外回应孩子的家长,就更显得宝贵和令人爱慕。而获得了家长认同的孩子,往往能够进一步回应他们的支撑,一边保持着自己的酷爱,以那些爱好为动力,继续自己的学业或工作。
此外,很多作者为了增强创作的专业性,经常会根据剧情的需要而从各领域中考证出专业的知识,并将其合理地融合到创作当中,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收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汲取相关知识的动力。
例如“硬核野外生存”番《石纪元》就穿插了大量的物理、化学知识;《工作细胞》就将人体中的细胞拟人化,用浅显易懂的趣味故事讲述生物知识。像这样融合了各行各业专业知识的作品其实数不胜数。
从这一层面上看,二次元也算是间接增强了职场和考场的竞争力了。无论从主观的角度,还是客观的角度看,ACGN都没有某些家长批驳得那样一文不值,爱好是动力还是阻力,终究是因人而异。
结语
当然,上述的例子不过都是一些适用于他人的做法和鼓励。比起去思考为了刺激记忆力而去特意预备学习假面骑士的变身动作,或硬是要求父母赐与一些超越经济蒙受才能的嘉奖,找到能够帮助自己均衡娱乐与工作、学习的点,才是真正能够提高效力的办法。
现实远没有虚构作品中那样一切如人所愿,也不是每个人的都能拥有令人爱慕、温室般的家庭环境。但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不都是为了构建这样幻想的生活吗?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的爱好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懂得和支撑,只要能在合法合规合道德理念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爱好,即便再特立独行又如何呢?
这些多样化的爱好,展现的不恰是年青人的活力和独特吗?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