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4-23
每年四月,都是一年一度春推会的时刻。今年,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造业协会主办的“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活动采取全线上方式举办,600余部剧目同步于线上推介。
据介绍,本届春推会共推介600余部剧目,其中,推介电视剧节目440余部(前期预备剧目110部,开机拍摄及后期制造剧目20余部,成片首轮发行剧目近150部,二轮、多轮发行剧目近170部),网络剧70余部,微短剧40余部,其他项目近50部。因疫情原因,本届春推会论坛改以录播的形式和观众会晤。在4月20日、21日持续两天举办的论坛中,行业研究如何在讲好故事的同时,摸索更多题材与表达办法。
聚焦主旋律创作何以创新
在剧集创作成长论坛上,多位一线主创代表共同磋商主旋律题材的创新摸索。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结合会副会长、首制协创作筹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京盛看来,年初《人世间》大获成功,其实给大家不少现实题材创作的经验。他认为,现实题材创作将来的成长方向,一是要进一步摸索现实题材的宽度,二是丰富现实题材的创作手腕。
李京盛以网剧《开端》为例,该剧将个人报复社会的恶性公共事件转化为年青人见义勇为收获成长的故事,讲述方式改变后,故事本身就变得非常有现实沾染力。“而这种转变,就是一种手腕创新,所以现实题材创作在形式上还有很大的摸索空间,值得大家努力摸索。”他说。作为《开端》的制片人,有名制片人侯鸿亮将创新视作内容核心:“要让观众有新鲜感。再好的菜吃多了,也会认为不好吃。所以我一直记得刘和平老师的一句话,‘要思考如何不反复别人,如何不反复自己’,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有可能被观众接收。”
作为《人世间》的导演,李路习惯在题材和内容上精耕细作,从另一个角度分享了创新的议题。在他看来,现实题材成长多年,一直是占比最重的类型,各个时期都有代表作。现在主旋律再次扩宽了现实题材的边界,写人、写事、写当下、写时代精力等等,都孕育了很多优秀作品。在他看来,题材和故事的起源没有好坏,可否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还要看创作者、创作公司与创作团队,有没有不被阉割的创作精力。
短剧避免同质化成为共鸣
除了聚焦长剧创作,今年的论坛也将视线投向了市场上正热点的短剧类型。业内广泛认为,近两年,随着碎片化、快餐化内容花费偏好的逐步形成,短剧市场逐渐从无到有、从草根化到专业化、从蛮横生长到有序生长,大步前进。市场上很多机构皆入局短剧行业,仅2021年至今,市场已涌现出《大唐小吃货》《拜托了!别宠我》《令郎何时休》《进击的皇后》系列《长公主在上》《大妈的世界》等众多口碑热度双丰产的高品德作品。
不容忽视的是,处于成长初期阶段的短剧行业仍存在题材同质化明显、行业规范尚未形成、商业模式单一等诸多痛点。在陕文投艺达影视总经理贾轶群看来,“同质化”是一个新生影视产品出现后的必经阶段,“因为当下仍是分账的商品形式,大家都会模仿前一个成功者做什么、怎么做,心里更有底。”同质化并不必定是劣势,在同质化阶段也会出现非常优质的产品,“大家心态要放松。”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众主创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国韵文化董事长、导演任晓锋表示,他认为解决短剧同质化问题,能够从“控制类型化的主线结构和叙事方式,建立有趣的人物关系,建立有趣的、有成长的、有暖和的人设”等方面入手。
作为本次春推会的主办方,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造业协会驻会副会长、首制协网生内容创新委员会主任张平也表示,首制协将成立网生内容创新委员会,将“好主题、好故事、好创作、好团队、好作品、好收成”六好标准带入短剧赛道。张平泄漏,网生内容创新委员会将成立短剧联盟,从六大维度开展工作:“不定期举办行业高端论坛沙龙、开展短剧练习营、设立短剧创投会、设立短剧赛道推优机制、宣布年度报告、落地城市短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