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4-14
终于定档啦!由潮汕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戏是人生》,将于4月22日与各位在院线会晤!制造这样的一部文艺电影,有太多的不容易,很多年青一辈甚至不明白我们做这部电影背后的心愿和意义,但不管如何,我们做到了!我们把祖辈留给我们的,独属于潮汕的文化和精力搬上了银幕!
在我们潮汕的土地上,曾有过那么一段漫长并且黑暗的日子。当日本鬼子的刀影映在我们的土地上时,每个潮汕人的庄严被踩在脚下,大量布衣甚至连活着的权力都能被夺走。就在这种极端压抑可怖的环境中,很多父母迫于无奈,把孩子卖到戏班,就为了换取一线生机。孩子们在戏班里忍耐着严苛的练习环境,从被迫学艺到自觉地爱上潮剧...如同戏中人,咱们潮汕人的前辈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时局下,带着保持一步步走过来,视戏如命。
童伶制是潮剧差别于其他剧种的一大标签,虽让孩子们受尽折磨,但总比在日军的枪炮下挨饿等死来得强。孩子们被困在戏班里,无非就是练习,挨打挨骂,仿佛看不到尽头。因此,在戏班中能结交到一些一起吃苦挨骂的同伴,就显得尤为宝贵。
在那个物资极端紧缺,所有人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年代里,戏班的孩子们只要练习稍有怠慢,转眼就可能吃不上饭。忍耐了大半天的吵架和严格看管,好不容易能分神吃饭,看着见了底儿的饭桶,再委屈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这样的心理写照,在现在这个年代里未免显得太过认真单纯,甚至有点儿傻。但放在战乱年代的童伶们心里,对戏曲艺术的高寻求就相当于生活质量的保障,这也在无形中促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甚至对这门艺术产生无法割舍的爱。
“戏人贱骨头,无打不成戏”。童伶制也许在很多老一辈艺术家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但对于全部潮剧成长过程来说,这种封建固化的练习方式,却在那个年代养活了不少本可能饿死在日军管制下的孩子,也造就了很多气度不凡,技艺精深的潮剧名伶。
而现在,潮剧对现代青年来说,别说继承,就连熟悉和了解都成问题。我们总在追赶时代的浪潮,却时常忘记回头看看那些被我们遗忘了的文化至宝。
广阔的潮汕平原上暗藏了太多宝藏,走出去的不应该只有“物质”,潮汕人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精力也应该被看见。我们没有经历过潮汕被欺负的那段历史,更无法亲自领会童伶们在残暴的练习环境下所忍耐的痛,但这不代表它们能够被忘记,被忽视。勿忘初心,饮水思源,我们需要明白,现现在这座城市所拥有的文化成果,假如没有的前人奠定,就定无往后的辉煌。
《戏是人生》论述了那个时代下,潮剧人们所受的魔难。他们如何在战乱时代坚守初心,又如何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持与放弃中做出抉择?这是巨大潮汕文化体系中一枚小小的烙印,却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写。4月22日,根据真实潮汕历史背景改编的电影《戏是人生》,邀你一起共同重现历史,珍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