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2-14
搜狐娱乐专稿(庄自修/文)
甜宠剧年年有,今年也不少。
刚开年,就有多部甜宠剧占据荧屏,撒糖不断,如《不会恋爱的我们》《昔有琉璃瓦》《你好,神枪手》等,据悉,接下来还有70多部甜宠剧待播。
甜宠剧无疑是这几年国产剧最热点的题材之一,甚至到了任何题材皆可甜宠的地步,但跟数量成反比的是甜宠剧的播出效果和质量,不少甜宠剧因为剧情离谱、人设夸大、过分架空历史等问题,被观众吐槽“无脑”“低幼”。
基于上述问题,有业内人士对搜狐娱乐泄漏,现在平台对甜宠剧选购比较谨慎,立项变难,定制采购量也减少了。
曾经,甜宠剧是平台的一大杀手锏,现在它为何忽然不“香”了?
甜宠题材遇冷?
业内人:立项变难 平台采购量变少
开年已有多部甜宠剧播出,好比金晨、王子异的《不会恋爱的我们》,林一、陈钰琪的《昔有琉璃瓦》,胡一天、邢菲主演的《你好,神枪手》,以及张佳宁、屈楚萧的《一闪一闪亮星星》等,在播的甜宠剧数量不少,但真正出圈的却寥寥无几。
以前,甜宠剧非常捧人,李现、林一、胡一天、宋威龙等人都是凭借甜宠剧一跃成为人气小生,并且甜宠剧也是很多小型制造公司崭露头角的好机会,但现在,甜宠剧数量越来越多,大多却都是“无效播剧”,甚至因为不少甜宠剧存在剧情离谱、人设夸大、过分架空历史等问题,近期网络上还传出甜宠剧要被整改的消息。
对此搜狐娱乐询问了几位业内人士,听听他们的说法。
“我目前没收到过这样的消息,最近开甜宠剧的剧组还挺多的。”经纪人K先生说。
制片人小乔则对搜狐娱乐泄漏:“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但确实听平台说这类剧现在比较惆怅审,平台对甜宠剧的定制采购量也减少了。”
“要整改甜宠剧的消息已经传了良久了。”编剧贾东岩泄漏,“但其实到了今天,甜宠剧已经没有整改的必要了,你看网络上还有几部甜宠剧受到大家关注的?”
在贾东岩看来,网上有这样的消息不难懂得,甜宠剧现在问题确实挺多,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个是高反复率,“一个做审查的朋友告诉我,现在送审的甜宠剧中,十个里面有九个长得基本一样。”好比消防员题材火了之后,很多甜宠剧男主都是消防员了,女主基本上都是大夫,要么是急救大夫,要么是心理大夫,主打“双向奔赴”,这个词都听烂了。
再者则是,很多甜宠剧过于强调甜和宠,人设悬浮,剧情严重脱离现实,让年青人的恋爱观都变得异化了。
“爱情只能是你从十岁开始喜欢我,我从十岁偷偷喜欢你,然后将来我们在一起,中间假如出现任何误差,就会遭到责备和诅咒,甜宠已经变成了一种只能从一而终的那种呆板道德模板了。”
甜宠剧影响了年青人婚恋观?对于这一说法,编剧贝贝并不认可,“某些社会新闻难道不是更恐怖吗?”
贝贝直言,甜宠剧这几年之所以泛滥,就是因为相对于其他题材,甜宠剧操作起来比较平安。“比方说大家都去跑步,原来有八条路能够跑,大家肯定各自选择各自喜欢的、善于的去跑,但一会说这条道路交通管制,那条有平安隐患,那大家只能挤到那么两三条道上。”
贝贝表示,这几年确实有不少甜宠剧粗制滥造,可能还间接哄抬了一些演员的片酬,甚至有洗钱的嫌疑,但当一个题材泛滥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做的是拓宽赛道。
对于更接近内容层面的小乔来说,她认为就算真的整改甜宠剧,可能更多是针对内容,并非专门针对某种题材,“爱情也要真情实感,不能空洞无聊地撒糖吧。”
从“饭后甜点”到“闻甜色变”
甜宠剧如何走到了这一步?
要说甜宠剧是这几年最火的题材之一,也许没有人会辩驳。
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上线多达186部甜宠网剧,其中,约75%的剧都是在2018、2019年这两年上线的。
过去一年甜宠剧数量更是呈现出井喷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待播的甜宠剧数量超过70部,此外还有大量的甜宠剧正在拍摄或已杀青。
甜宠剧之所以一度受到观众、制造方、平台的喜欢,原因不难懂得。
从观众角度来说,生活已经很苦了,20多集的甜宠剧只有甜没有虐,主演俊男美女,看起来丝毫无压力,是解压的一大神器;对于制造方来说,甜宠剧是轻资产,投资只需几千万,拍摄最多几个月,操作快、拍摄难度小,可复制性强、没什么风险;对于平台来说,十部甜宠剧只要有一部能火,他们就赌赢了。
但曾经的这些优势,现在却都成了它们的弊端。
甜宠剧一味的寻求甜和宠,摒弃了剧情逻辑、人物塑造,只剩下工业糖精的味道,加上低门槛高量产的做法,使得甜宠剧内容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爆款难出。
“恰好是甜宠这个词汇导致了这种创作类型的狭小,甜宠剧本质还是爱情剧,它差别于以前爱情剧的地方在于,剔除掉了爱情中的虐,无穷放大了其中的甜和宠,本来甜宠剧的观众可能只是13—18岁的年纪段,但由于创作者用甜宠剧彻底取代了爱情剧,导致这个人群笼罩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3—18岁,变成了13岁到30 、40 ,但甜宠剧的内容却又过于简单,所以当成熟的观众去看这样的内容,不免会产生认知错位。”贾东岩说道。
一开始甜宠剧也许真的给观众带来了精力慰藉,是大家喜欢的饭后甜点,但当越来越多的作品为了甜宠而甜宠,一集恨不得每分钟都是吻戏,男女主除了谈恋爱没其他正事时,逐渐地,吃多了工业糖精的观众也有了逆反心理,不乏“低幼”“无脑”“有毒”这样的评价。
也许,甜宠剧赛道是该刹一刹车了。
甜宠剧该如何走出困境?
“不能只谈甜和宠,还要谈创作”
甜宠剧将来何去何从呢?
“在好莱坞,浪漫爱情喜剧是一个大类,对于人类来说,人们也不可能失去爱情,也不可能去限制爱情,所以我认为对于描述爱情这件事来说,不可能说不让创作这样的作品,只是说内容上要有一个把控。”贾东岩说,“所以这个事也算是倒逼了甜宠剧创作,让大家意识到爱情不能光是甜宠一个样子。”
事实上,过去三四年,虽然甜宠剧数量听起来很惊人,但也不乏有很多剧其实本身并不是甜宠剧,只是为了蹭热度,魔改内容。好比一位业内人士就曾对搜狐娱乐泄漏,在甜宠剧最火的时候,就连金庸的某个大IP都被要求按照甜宠剧的方式来改,可见有多少人想要硬挤到这个赛道上来。
现在甜宠题材遇冷,想必有的项目也会回归到自己原来的赛道上去。
此外,甜宠剧自身的创新也必不可少,“不能只谈甜和宠,还要谈创作,所谓的创作就是你的故事不能只有甜味,还要有人物、情节,命运,这些东西并不必定就是苦,有时候它其实是一种对社会的反应”。
包含题材的创新,现在有一些甜宠剧就开始更细化的分类,衍生出“正甜剧”“甜爽剧”这样的新类型。所谓正甜剧,就是给甜宠元素附加一些正能量、主旋律的价值,而甜爽剧,则是在甜宠的元素上,加上爽剧的设定。虽然改变很小,但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也包含内容的创新,去年有一些甜宠剧就走出了低幼剧情的桎梏,在人设和内容上有了更多创新,好比《你是我的光荣》讲述成年男女的爱情,《一闪一闪亮星星》中既有甜宠元素,又有悬疑、校园元素。
由此可见,甜宠并非原罪,端正的创作立场依然会出佳作。
将来靴子何时落下,无人能知,但贾东岩认为,与其政策干涉,不如让市场自我调节,因为市场自动洗牌的话,就证实这种类型已经到了天花板,但假如政策干涉的话,可能会让大家产生一种这个题材还没有到天花板的错觉,反而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