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更新:2022-01-21
张艺谋在接收采访
1月20日,张艺谋导演在采访直播中聊到同为抗美援朝题材的《狙击手》和《长津湖》的差别,他认为《狙击手》与此前打破多项影史纪录的《长津湖》相比,两者的特点刚巧是相反的。他表示两者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长津湖》是巨大叙事,一个大的战争背景下,全景式的展开。”张艺谋说道,“我是小切口,局部的、非常普通的、无名的一个小战争角落,(与《长津湖》)完全相反。”
对于此番不选择大量呈现大场面,张艺谋解释称,“因为已经有《长津湖》了呀,接着还有《水门桥》,大家比大其实没有啥意思。当我知道我们已经有这样很好的一个类型,我有时候会有意绕开。我希望保持原创精力。”
“我认为文艺作品还是要百花齐放,”张艺谋再次强调,“作风迥异的作品,各种各样都要有。这样大家看起来能够进行选择,也特别相符我们文化自信、繁华。”
12月30日,张艺谋凭借谍战片《悬崖之上》获得了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悬崖之上》于2021年4月30日上映,讲述了四位曾在苏联接收特训的共产党间谍构成任务小队,回国履行代号为“乌特拉”的机密行动的故事。
以下为记者与张艺谋对谈:
记者:跟《长津湖》相比,《狙击手》的特点和不一样在哪里?
张艺谋:《长津湖》是巨大叙事,一个大的战争背景下全景式展开,从大到小,从司令员到小兵到新新兵。我呢(《狙击手》)是小切口,局部的,非常普通的一个,无名的一个小战争角落,完全相反。
这样的方式是一开始就想好的,我们预备拍的时候,《长津湖》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全国都开始宣传了。我跟编剧讨论说我们最好不要一样,因为百花齐放嘛。另外就是观众也希望看到不一样的。从各个角度去看,也是电影原创的一个规律。所以从这个角度,当年我们就有意地去拍这么一个局部的战争。紧紧地抓住几个人物,娓娓道来,从细节入手,也不脸谱化美军。也同样,这是以一个班为战斗集体,所以差不多你最重描述的是七八个左右的战士和班长。
记者:为什么没在《狙击手》里呈现大场面?
张艺谋:因为已经有《长津湖》了啊,接着还有《水门桥》啊,已经有了。比大其实没什么意思,我希望拍不一样的东西。当我知道我们已经有很好的这样一种类型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有意绕开。我希望保持一种原创的精力,原创非常难。我们尽量拍不一样的作品,观众的感受可能是雷同的,会激发爱国热忱,看到这种悲壮的情怀、爱国的情怀,但作风样式都不一样。我认为文艺作品还是要百花齐放,还是各种各样的都要有,这样大家看起来能够进行选择。还一个就是特别相符文化自信、文艺繁华,都是需要这样作风迥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