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的香港影坛,还有可能出现优秀的年轻演员吗?

来源:更新:2022-01-13

香港影视圈有很多优秀的年青演员,但是,香港电影的落寞和演员没有太大的关系,香港巨星的传奇,终将不复存在。

香港电影走向落寞,这是千禧年之后所有人都意识到的问题,甚至在九十年代末,辉煌已然不再。

这个极具象征的名次,香港电影,为什么就静静落下了帷幕?

其实,这和时代变迁下,人们对审美的寻求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资本市场的转移,也是其中之一。

另外,有一句话我认为说的很对:情怀能够称之为经典,但情怀总会有个尽头。

香港电影题材中,你见过最多的是什么?

没错,江湖。

是江湖当然就会有厮杀、兄弟情义、情欲人性,这些东西的确代表了当年的香港,至少代表了1997年以前的香港。

在那个热血的年代,很多观众领会不到动荡下的人,是怎么生存的?

香港电影映射出来了。

黑帮系列、监狱系列、奇案系列……

里面能够看到很多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港片风靡亚洲乃至全球正好是在1997年之前(这个时间节点比较重要)。

《请答复1988》,几个少年看着《英雄本色》开场,背景音乐就是哥哥张国荣演唱的《奔向将来的日子》。

然而,这部电视剧可不止这一个地方有港片的影子。

当年,韩国全民女神是王祖贤,无数少男痴迷她,甚至在她隐退的时候大哭一场。

巅峰时期的九十年代中期,无数商业片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质量越来越低,也注定让港片走向落寞。

随着国际电影市场的打开,还有内地不断涌现出来的电影人,也在不断改变这个格局。

很多港片到了2000年左右,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寻求进步做不到,成本砸下去总要赚钱。

当年《诳言西游》让周星驰赔的底裤都不剩,亏了几千万不说,还愣是把刚成立不久的星彩公司破产倒闭了。

放眼全部香港电影圈,不可能有人那么傻,再垫本去拍电影。

王晶说的很现实:你们能够把电影当成是艺术,但它在我眼里就是生意。

拍来拍去就那么几个题材,好不容易有新意,结果又不赚钱。

国际影坛的冲击,还有内地电影人的崛起,加上香港电影也做不到像以前那么大胆了,这么保守谁还看你?

要说香港影视圈有没有新的优秀演员出现?

谜底是,不过也许不会被发掘,最后黯然隐退。

任何一个地方的艺术圈子里,都不可否定有一些人在认真的搞艺术。

还有一些蛰伏了良久,算是大器晚成,好比林家栋、谢霆锋,但是他们算不上新人,想想看,他们才刚出头,在他们后面的演员,基本上就注定要被湮没了。

也就是说不会有非常突出的新人出现。

即使出现,也难以改变香港电影的近况,很多香港影视圈的老戏骨,都纷纷前去内地参加综艺、活动等捞金。

也就是那些“老前辈”还能靠着以前的人气和热度花费一番。

新人当然不可能了,这个市场素来是现实的,蛋糕只有那么大,要分,就只能看谁创造的利益更大了。

年青人的选择会更多一点。

现在娱乐化产业这么丰富,谁还会守着那一亩三分地。

都是出来赚钱的,怎么赚不是赚?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