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导演:希望更多女孩可以选择人生

来源:更新:2022-01-10

原标题对话《我的姐姐》导演殷若昕:希望更多女孩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



女性、青春、原生家庭、自我实现……正在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受到广泛关注。统计数据显示,电影在上映的第三天,累计票房冲破3亿,成为清明小长假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


影片讲述了一位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对寻求幻想还是抚养弟弟的问题上,陷入亲情羁绊与个人寻求的艰苦抉择。它是对于青年女性成长经历一次深刻分析,并且尖利地触及很多令人关注的社会议题。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不加掩盖地呈现了“姐姐”这一性别所带来的身份之痛。恰如影片中朱媛媛所扮演的“姑妈”这一角色所言:“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在“安然”和“姑妈”两代“姐姐”的对比之下,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选择:“姑妈”选择隐忍,而“安然”选择抗争。


这也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面对姐弟亲情与个人寻求的撕扯,面对幻想与现实的冲突,“安然”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倔强后的不屈,挣扎后的前行。



为此,记者专访了《我的姐姐》导演殷若昕,同她聊了聊关于影片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关于女性,关于青春……


问:为什么选择拍摄《我的姐姐》这样一部电影?


答:从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自我与家庭、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便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我的姐姐》的剧本恰好是这些话题的深刻表现,包含一个既微观又巨大的世界,涉及女性成长、原生家庭、自我寻求等诸多方面。当这样一个剧本呈现在我面前,我便有了拍摄这部电影的冲动。我试图以电影中一个女孩的视角作为杠杆,去撬动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


问: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对女性有怎样的触动?


答: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女生看到有电影在书写她们的故事,关注她们人生经历中的苦楚和快乐、彷徨和迷茫、际遇和梦想。《我的姐姐》中,张子枫所扮演的“安然”,也是成长中女性青年的一种缩影。我希望通过“安然”的故事,让更多女孩熟悉到她们的职业筹划、人生方向,都应该由自己来选择。



问:在影片结尾,“安然”似乎选择和弟弟、家庭走向和解,这种故事安排是怎样推敲的?


答:我希望影片能够展现出爱的力量。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也曾有过个人与家庭产生碰撞和矛盾的时刻,但更多时候,还是感受到家庭所带给我的帮助和支撑。我也想通过影片的结尾,带来一种更宽泛的讨论,让观众能够思考我们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问:《我的姐姐》也对很多社会议题进行了直观呈现,你希望借此带给观众怎样的思考?


答:影片的故事虽然环绕一个女孩展开,但所关注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影片触及更宽泛的社会议题,是希望能够借此去呈现青年一代的困境。在青年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遭遇来自时代和社会的负重和压力。面对成长困境,他们向上的支撑是什么?挣扎的力量来自哪里?寻求的人生谜底又在何方?这是我希望《我的姐姐》能够在观众中展开的更巨大的商量。



问:作为一名青年导演,对自己的定位和电影的题材选择是怎样的?


答:我很喜欢讲述自己四周的事物,自己所看、所想的世界。我也一直在关注“人”,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都会令我感兴趣,并且有了解他们的冲动。因此,家庭也好,青年也好,在目前的创作阶段,我都想去说一说。


问:近年来,我国的电影市场出现了一批关注青年成长困境的影片,如《狗十三》《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如何对待这样一种趋势?


答:作为一名年青的电影创作者,处在我现在的年纪阶段,老是会不断地回望青春。在我看来,青春阶段建立自我和价值观的过程是迷人的,青春阶段所遭遇的动荡和挫折影响也是巨大的。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青年创作者越来越多了,便出现了更多电影去介入到青年题材的主题表达中。


问:《我的姐姐》中演员也多以青少年为主,同他们合作有怎样的感受?


答:非常高兴。他们很有活力,也有很多新鲜的想法。和自己20岁时相比,在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我在和这些青少年演员的交流中,经常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问:接下来的电影还会继续关注女性和青年题材吗?


答:会的,我会继续关注。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