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田波分享创作初心:我为什么拍摄《柳青》

来源:更新:2022-01-10


我和我的团队历时六年光阴,终于把这位伟大的人民作家柳青的初心和良心镌刻在了大银幕上。此时此刻,我为自己多年牛马般的劳动倍感光荣,也感慨万千,悲喜交集。六年磨一剑,真磨下来也就领会了柳青,更深刻的体悟到我们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崛起的过程中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付出六年,比起柳青心甘宁愿付出一辈子根本不足挂齿。但在这六年的摸索和奋斗中也认为异常的艰苦,好在有一批有良知的企业家和一些领导干部赐与了我们很大支撑和帮助,我们才走到今天。再次,我一并真挚的感激你们,我们共同创造了这部作品,我坚定地信赖我们的这部良心电影必定能激动中国!

电影《柳青》海报


现在想起当初有这个念头想要拍这部电影时,很多人曾质疑我,你为什么要拍柳青?他和你什么关系?在电影商业化娱乐至死的时代,谁会投资你这个故事?广大青年会关怀你说的这位生疏人吗?就算你有能耐拍出来了,可谁又会走进电影院看他呢?

这确实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我不能草率上马,我要问问我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这么干?今天在这个庄严的地方,借此机会,我在紧张的宣传电影工作中做了一些梳理,当然我还没静下心来好好梳理这么多年创作上的得与失。我们匠心锻造的电影《柳青》历经磨难,在影片上映之时,我非常荣幸因这部电影和大家聚集在一起,我们都是为了这位既生疏又熟悉、既平凡又伟大的人而来的。在此,我简单谈谈我创作这部电影的初心。


我非常崇拜路遥先生,10年前我导演了八集纪录片《路遥》,他是我创作的精力导师,人生的启蒙老师。我在拍摄和研究路遥的创作过程和心路过程中,被他那雄奇壮怀的家国情怀所打动,他忠诚地书写平凡世界里的普通劳动者,他赞赏人民,谱写绚丽的改革开放的农村变革史,歌颂芸芸众生里最平凡的奋斗者。他为了记录我们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中的伟大进程,为了史诗般的巨著《平凡的世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那时就思考,是什么样的精力感召了他如此奋不顾身?又是什么精力让他自觉地深入生活,满怀豪情赞赏人民?我最后找到了谜底,这个谜底直接触及到我要拍这部电影的念头。谜底是路遥在他的创作随笔里,在他多次公开讲到他的文学教父,人生导师就是柳青!


柳青?十年前我都没阅读过他的任何作品,哪怕我和柳青是老乡,我也对他的传奇人生和革命的平生都知之甚少。于是,我就调研柳青是谁?他有何功德令?他强烈吸引着我想了解他。我问了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年,获得的谜底让我再次震惊,他们基本都知道一个女企业家叫柳青,少有人知道人民作家的柳青。世人也皆知被誉为“文学陕军”的主将路遥、陈忠诚、贾平凹,就是不知道“文学陕军”的教父柳青。



我身为陕西人,一边为“文学陕军”的成就自豪,一边又为柳青认为伤感,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把他遗忘了,他曾在祖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时候,决然辞掉北京优厚的干部待遇,居家落户在陕西长安县的皇甫村,这一扎下去就是14年,这在中国文艺界没有第二个人。他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到了极致,他是真心酷爱农民,他把全部人生都无私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党。我在皇甫村采访农民的时候,人民对他依旧赞不绝口,有村民自愿常年打扫他的墓园,让墓园干干净净。当我研究了大量材料,一个人民艺术家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党造就起来的第一批文艺旗手,这批知识分子是共和国的建设者,他们豪情万丈,披肝沥胆,心怀幻想,至死不渝。柳青就是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最忠诚的践行者,他全心全意为人民写作,以人民为创作中心,淋漓尽致的苦干了一辈子,无怨无悔,无论是在自己创作的困境中,还是我们国家陷入巨大灾难中,他都始终坚守人民至上,坚守党的信念,切记自己的初心,砥砺奋进,用他的心血脚踏实地在关中大地上书写了一部伟大的民族创业史诗巨著《创业史》。


当我静下心读了他的作品,我自然而然走进了那个年代,了解了我们国家是如何走向民族独立、民族自强、民族崛起的奋斗过程,这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现在之盛世,恰逢建党百年华诞,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以柳青为代表的一大量民族的脊梁在扛着,他们用崇高的幻想干着最动人的工作。为此,我更加深深地爱着我脚下的这片土地,爱上了我们灿烂的文化,也开始关注平凡世界里的普通大众,这一切都是柳青和路遥点亮了我,这是文学的力量,他们为时代明德,为时代书写,勇攀艺术高峰,这种强大的文化自信念,让我受到莫大鼓舞。



跨入新时代,我这位在电影领域刚刚扬帆起航的人,有了目标,有了干劲,领悟到艺术创作绝不能脱离生活,更不脱离人民,创作的作品要有个起码的样子。我愿意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在塑造英雄的时候,也塑造好我自己。


2014年,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力,总书记讲道,艺术家要撇弃金钱的铜臭味,鼓励文艺工作者要勇攀高峰,希望我们文艺工作者努力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上担义务,笔下有乾坤。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为柳青点赞,我的创作豪情也再次被点燃。从2014年起我就萌发了一个令我都震惊的电影梦,那就是在我40岁之前,真心实意地把人民作家柳青的故事拍成一部民族史诗大电影,献给全国人民,鼓励我们继续创业、继续奋斗。



梦想要想实现,光想不能成,要向柳青一样知行合一,真做!说做就做!可我还没有创作过一部院线电影,第一部电影就给自己定的这么高,这么难,并且还是人物传记类,这是电影类型里最难的一种类型,是不是我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我能了知大师的内在精力吗?对共和国前30年创业史如何去懂得?


当我大志勃勃给周边人讲我要做这件事时,很多人嘲笑我,也有不少人支撑我的梦想。2014年陈忠诚先生在世的时候,我诚邀他做这部电影的第一位文学参谋,他说:“你们年青电影人能把这位伟大的人民作家在这个时候推出来,太有必要了,针对当前中国文坛过度商业化,尤其是青年这茬作家有不可估计的教育意义,你们拍好柳青,也实现了我作为一个崇拜者的心愿。”这是一种嘱托,遗憾的是没等我把剧本写好,陈老先生就走了......


我更加想拍这部电影迫在眉睫,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人物来启发大家,引领时代的精力!我十分肯定,我要在大银幕上镌刻一位有良知的作家,拍摄这位民族的脊梁给全国人民看,用他的故事启发我们如何面对困境,如何超越自我,如何奉献自我。


这是一部很忠诚的作品,我们超越了无数困境和绝境,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是柳青精力,他在他的那个时代做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在新时代我也想有一番作为。虽然拍这部电影很难,虽然没多少人知道柳青,可能最后拍摄投资血本无归,但我已经决定了,越是被遗忘了民族精力,我才认为我的劳动越有意义,我才斗志昂扬,大志勃勃。既然已经身临战场,就应该继续策马扬鞭,要敢于进入无人区。世上本没有路,你走了,那很有可能会成为一条道路!


田波在座谈会上分享创作过程


列宁曾评价托尔斯泰的文学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柳青对他这部耗时半生的《创业史》也是这样的心愿。我拍这部电影也是希望把这位为人民书写的伟大作家的精力内核奉献给观众。愿我们和共和国一道行进,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伟大创业史,以史为鉴,砥砺奋进。


向我们民族的脊梁、文坛的英雄柳青先生致敬!


感谢!


电影《柳青》专家座谈会暨全国首映礼现场


2021年5月20日下午,电影《柳青》专家座谈会暨全国首映礼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本文整理自导演编剧田波的现场发言。


文/田波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