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中的党史百年”展映启动 首场放映《柳青》

来源:更新:2022-01-10


2021年6月21日礼拜一15:30,由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影视中的党史百年”主题展映活动正式开启,首场放映的影片为《柳青》。本次活动出席嘉宾有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传授、博士生导师侯光明,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履行院长吴冠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姜春良少将,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江平,有名导演丁荫楠,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有名作曲家舒楠、影视工业网创始人CEO卢芳林等。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作了主题发言。胡智锋副校长首先说明了本次活动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献礼的重要意义。二是从影视成长史和党史的互文意义出发,胡校长认为各位影视界大咖的到来就代表着这种互文构成了中国影视成长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华彩乐章;三是从学校工作来看,北京电影学院为了迎接建党百年,在年初就决定推出”四个一“项目,其中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主办一系列学术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用电影讲党史,用学术讲政治,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努力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电影新人。最后,胡校长预祝党史系列学术活动取得美满成功,同时预祝影片《柳青》放映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昱华老师对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及介入活动的师生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影视中的党史百年”系列学术活动是由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基地结合承办,其总体特点是将党史的学习教育、党的建设和学术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王昱华书记向赐与支撑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CCTV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材料馆等单位的支撑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放映结束后,特邀嘉宾和影片主创与青年学子进行了现场交流,主持人慕玲老师谈到,《柳青》是今年5月份上映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该片以现代有名小说家柳青为原型进行的创作。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是一部反应中国农民集体创业的史诗巨著。影片恰是通过作家柳青的介入式视角以及亲自经历,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在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当中,所经历的一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史。”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发言,谈到“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激动,影片中间有很多我认为是艺术上的创新,电影忠诚地记述了这一段年代。影片的基调是明快的,是进步的,具有文化底蕴,是这一代艺术创作人员的精心之作,良心之作。”


少将姜春良谈到“我看到最后热泪盈眶,非常激动。柳青是诞生在陕北这块土地上顶天立地、为党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力化身,他是矗立在中国土地上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作家。柳青这样的作家,铸就了共产党的铜墙铁壁,也是中国共产党铜墙铁壁的著作撰写者。这部电影充足地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的文学家要把他的作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柳青就是把自己的作品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导演丁荫楠说,“我认为这个电影充斥了温度,片子整体气质就像柳青一样,这就是巨大的成功。这部片子的导演和表演都非常优秀,因为这个片子的难度就是演员的表演问题,因为他没动作,这是演员的工夫,这个演员吃得住特写,尤其在最后我认为晚年演得更好一点。这是一部可贵的能留得住的电影。”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发言:“有些电影如过眼云烟,有些电影博人一笑,但是今天看了柳青这个片子,它如同皇甫村前那口钟,从此永远挂在中国文化长廊上,永远鸣响着警醒着世人。习总书记说过,我们共产党一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和人民心心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文化要想上去就得走柳青这条路,切近人民群众,没有切近你就没有情感,没有深入就不可能高出深入。”



接下来电影主创、党史学者的交流环节中,监制霍廷霄、导演田波、演员成泰燊、制片王苗霞等六位主创与党史学者金梦共同交流,碰撞豪情。导演田波分享了自己关于本片的心路过程,“柳青本身对我个人来讲,他是我内心精力上的一个需要,他是陕西这片黄天厚土赐与、生成的礼赞,他的人文精力、悲天悯人的情怀,使我对这片土地认为非常自豪,我感到生在中国生在陕西尤为光荣。柳青作为路遥的教父,让我十分崇拜。我曾发愿要把柳青的风骨、良知、故事呈现给世人,非常幸运的是能够在北京电影学院“影视中的党史百年”放映活动上与大家会晤,我认为柳青的故事已经开始在我们国家的大地上播撒开来,有各位老师,有各位朋友,还有一些有良知的官员推动,我认为我的心愿获得了美满。”


监制霍廷霄说道:“这部片子里有很多的文化底蕴,包含侯光明书记说那些石雕,包含一些庙,这个电影还不是一个农村片,是拥有诗意性的艺术片,有柳青作为一个作家的唯美、细腻的东西,包含他的情感。虽然片中的老百姓表演的很朴实,但还是展现了富有时代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农村生活画卷。中国电影应该建立起文化自信和创作自信,就像柳青先生讲的“要建立英雄人物,先要塑造自己”。那么中国电影假如要特别自信的跟世界对话,也得先发掘自己的历史人物和中国自己的电影文学人物”


党史学者金梦提出:“习总书记总在讲,思政课不仅在课堂内,还在课堂外。那么柳青这部电影就是一部非常好的大思政课的素材,我认为这个电影能够堪称上世纪我国农村合作社大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么它大在哪里?我认为首先它是聚焦了一个中共党史上非常重大的问题,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的运动。大电影是因为它聚焦一个大问题,它聚焦了一个大的主体,就是中国农民群体。这个电影它是一个充斥土味的电影,这也成就了电影的一个成功,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扎根人民的使命和义务。同窗们也需要像柳青一样,或者说像在座的各位主创一样,真正的跟老百去接触、去观察生活,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更有价值,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在最后的观众提问环节中,观众们踊跃举手与主创团队进行了交流,观众们的积极与热忱为今日的放映活动画上了美满的句号,活动于晚上8点正式结束。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