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黄建新:中国主流电影需要符合中国主流价值

来源:更新:2022-01-10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成长高峰论坛现存


1905电影网讯 日前,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结合承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成长高峰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恰是百年风华·庆贺建党百年电影”为主题,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王杰群,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陈玲,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若清出席并致辞。有名导演、监制黄建新携电影《1921》受邀出席,与行业代表展开对话,致敬老一辈电影人的卓越功绩,同时也鼓励新时代创作者开阔视野,带着新思想、新内容,投身中国电影产业成长。

黄建新:中国主流电影需要相符中国主流价值,表现民族的基本心态和神往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电影去回望百年党史,呈现波澜壮阔的革命过程,传递砥砺奋进的品德,实现中国电影强国梦的过程,是时代赐与中国电影人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义务。而正如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电影局局长王杰群在致辞中提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奋力迈进的历史性跨越中,既要忆往昔,更要看今朝,展将来。”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的主流电影到底该怎么做到作品精深、艺术优秀、制造精深,同时又相符当下观众的审美呢?


《1921》导演、监制黄建新

论坛上,几位电影创作者纷纷环绕各自介入出品和制造的相关作品畅谈意见和创作领会。其中《1921》导演、监制黄建新表示首先是要酷爱电影,坚守岗位。回望中国电影成长,经历过辉煌,也有过低潮,起起落落,但始终不乏全情投入的电影人。其次,任何一个国家由于自身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电影都会服务于这个国家的主流价值。中国主流电影需要相符中国主流价值观,要表现和颂扬我们民族的基本心态和神往,这是人类文化的共同需求。电影这种叙事,是一个感性而非理性的的过程,通过人的冲突、复杂情感,传递并赐与观众力量。

因此,在这类作品中,创作者需要找到这种特别的力量去切近观众。黄建新导演谈到,在《1921》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不断寻找能够将“建党”这样的重大历史时刻拍出青春感,拍得接地气,让年青一代能跨越百年时光与革命前辈们有所共鸣。而在具体操作上,《1921》讲究对历史的尊重,对史料的考究严谨、准确和真实,做到“大事不虚”;在此基础之上,发挥电影作为影像和光影的艺术特点,在艺术手段创新,用更多元的表达形式让当下更多年青人产生共鸣,做好“小事不拘”。

作为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前在革命发源地上海诞生的进程为故事核心,有着“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的意义。自7月1日全国公映至今,票房已冲破5亿,位列2021年历史题材影片票房之首,并获党史专家评价“如教科书般展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完整过程”。


《1921》有着“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的意义

保持打造中国好故事 为建设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1921》是腾讯影业六大文化系列之首“时代旋律系列”的重要作品,同时也是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构成的“三驾马车”携手打造的首部主旋律电影。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履行官、腾讯影业首席履行官程武曾表示:“用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致敬时代,展现中国人的孜孜不倦,寻求美好生活,一直是‘三驾马车’保持的创作理念。“

而随着我国经济成长的深刻转型,文化产业等也将面对新的成长趋势。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电影行业除了保持打造中国好故事的创作理念,看重内容本身的质量外,也需要积极寻求与金融投资界的深度合作,在制造与发行等方面推陈出新,促进产业健康成长。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