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见证长影辉煌!

来源:更新:2022-01-10

“新中国的第一批电影,是在长春诞生的。当下中国文化产业进入高质量成长期,华语电影市场也按下快进键,电影的产业化实践步伐加快,各类备受市场认可的优秀电影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华语电影的名号随同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声名鹊起。站在新世纪,回望征程史,中国电影能有现在的成就,不仅得益于国内良好的政策环境,也离不开无数前辈的努力和贡献。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凝结了情怀与义务、奋斗与辉煌。1945年10月1日,长影前身东北电影公司在长春成立;1946年10月1日,改称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2月,正式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99年12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成立长影集团有限义务公司,简称“长影。长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76年来,几代长影电影工作者始终保持为时代立像、为人民放歌、为民族铸魂,累计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300多部,为新中国电影事业造就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电影人才,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在吉林省的文化版图中,长影不仅是长春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和城市印记,更是吉林省乃至中国的红色地标和光影传奇。作为国有电影企业,长影始终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是中国电影开疆辟土矗立世界的坚定实践者。长影开创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即第一部多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为新中国电影多片种试制造出了开拓性贡献。76年来,长影人以忠于使命、敢为人先的精力,引领新中国电影至行千里。长影的创业和成长过程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成长与进步、魔难与辉煌,长影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深情地赞赏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过程。新中国成立后,长影创作出品了《白毛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创业》等一大量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激动过亿万国人的经典影片,创作录制了《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蝴蝶泉边》《敖包相会》《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满怀深情望北京》等经典歌曲,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和缭绕耳畔的经典旋律。进入改革开放后,长影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胸怀坚定的政治寻求、聚焦重大事件和重大转折,以现实主义创作立场和表现手段,勇于摸索、不断创新,创作出品了《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七七事变》《人到中年》《不该发生的故事》《蒋筑英》等具有史诗般的品德和丰富的社会内涵的精品力作,深刻表达了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新熟悉,成为凝集民族精力、引领时代前进的精力动力。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长影人更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担文化国企的政治义务,推出了《辛亥革命》《大太阳》《信义兄弟》《西单女孩》《索道大夫》等一大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影片。经过几代艺术家的辛苦垦植和共同努力,长影形成了以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和反应党和人民共同关怀的重大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见长,密切关注现实生活,正面揭示社会矛盾,敢于触及社会热点,善于发掘时代新人、赞赏时代精英,以昂扬向上的时代精力和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鼓舞人们前进的优秀传统。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