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历经两个多月,《导演请指教》落下帷幕。
进入决赛的六位导演,显然受到了节目组的优待,一碗水端平,每个人都获得了奖项,当然最终最有分量的还是年度价值导演。
最终,曾赠以460.3的总分数,击败包贝尔和德格娜斩获年度价值导演。
闭幕影片成就上德格娜凭借《借光》位居首位,而曾赠凭借《辣椒炒肉》获得第二,包贝尔凭借《大嘴巴子》获得第三,不过前三阶段综合得分则是包贝尔第一,曾赠第二,德格娜第三。
对于闭幕影片来说,显然三位导演都有着必定冲破,尝试了不同类型的影片。
虽然对于最终的结果有所争议,但是综合来看曾赠还是实至名归。
不管是商业上还是艺术上,曾赠显然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比较好的均衡,虽然中间有所自我展现,但是整体上,还是超过其他导演的。德格娜导演还是较为小众,过分寻求艺术上的表现,局限于民族题材上,没有在商业上做较大摸索,最后一部影片方才跳脱出来。而包贝尔就是技巧型市场型导演,所有导演都是技巧的综合运用,面向市场的拍摄制造。
接下来,对于闭幕典礼上三位导演的影片简单分析介绍下。
首先来看德格娜的《借光》。
就像评委说的那样,看似德格娜跳脱出了民族电影之外,但是实际上依然表达的是现代与传统的对抗,这个主题德格娜始终没有变过,但是能够看到她在寻求新的冲破和尝试,最终从小众的民族题材走向了更大市场的类型片之中,最终获得了更多人的爱好。
当然李诚儒也为这部短片增色不少,而背后却是导演全部功力的展现,在平淡的生活流之中,暗流涌动,有着家庭内部矛盾,有着教育矛盾,有着社会矛盾,还有着现代与传统的矛盾,情理和法理之间的选择上,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人性善的一面。
借光在影片中有着双重含义,既是指老人在院子里享受到对面楼房反射的光,这是一种借光,当然更是一种处事的原则和方式。阳光本该是能够享受到的,没想到现在却要借,看上去是讽刺,但是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立场和处世方式,这是一种人生哲学。
对于什么是委屈,老人给出了自己的解读,能还手的那不叫委屈,还不了手的必须得忍着的那才叫委屈。何为理,在教育上,显然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最有理,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但是殊不知,一些就是强词夺理。
再来看曾赠的《辣椒炒肉》。
这样一部短片,显然又是曾赠所善于的,在全部节目中,曾赠一直都是在讲述关于情感的故事,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曾赠用了三部短片商量人的情感故事,而到了这最后一部短片,显然是几部短片中最接地气,最具烟火气的一部,各种导演技巧完全藏在了后面,但是却冲击力极强。
两个男演员做菜的蒙太奇剪辑对比之下张力十足,能够看到他们对一道菜的执着和用心,而这背后是情感的积淀,那是亲情,那是乡愁,那是人性最为底层的温度。传统故事之下,通过一道菜展现人心的复杂和情结,早已超脱了这道菜本身。
曾赠显然能够捕获到世间最为动人的情感和物件,这自然源自于她自身的体验和对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感受。
最后来看包贝尔的《大嘴巴子》。
包贝尔在这样一档综艺节目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短片的导演功力,因为在短片中能够掩盖其短板和缺点,就是小品化,即使到了最后一部短片中依然有着这样的特点,但是好在短片短,能够避免这种形式被放大被拉长。
这部影片的现实反讽有着积极作用和价值,也是包贝尔这些短片所共通的,都是在商量现实中的问题,诸如教育、家庭等,而现在延长到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演艺圈。通过一个瓜被媒体放大,被各方过度关注和解读,去讽刺现实,揭穿各种不堪,唤醒人们内心的良知。
但是这部短片关注的是明星艺人被冤枉,被利用炒作,并且也是获得了现场制片人在内各种评委的力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感同身受,但是却并没有提议疑问,为何大众爱吃瓜,而瓜又有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只是关注到了明星艺人被冤枉的部分,可是还有大量明星艺人真正有问题的部分却被忽视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明星艺人都是干净的。大众对于这个圈子的不信赖,不仅仅是爱吃瓜导致的,不仅仅是媒体炒作,还有这个圈子包含艺人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一些瓜的背后,明星艺人也难逃干系。当然在这档节目中,相国强已经拍过短片,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除了想要为自己洗白,更需要自省。
就像现场有老师问包贝尔,在这部短片中是否有对自己的投射,虽然包贝尔没有正面答复,但是能够肯定必定是有的,因为包贝尔显然是受害者,当然也也是事件的制造者。
从技法上,包贝尔这部短片的效果到达了,作为讽刺喜剧是合格的。但是还是那句话,老是取巧型,迎合市场型。
对于这样一档综艺,虽然背后到处都是资本的操控,但是不可否定确实让大众熟悉到了一些年青有为的导演,像曾赠、德格娜、钱宁黄、王一淳等。他们虽然所善于的类型不同,但是都各具特点,有着必定功底和实力,在大电影上显然是大有可为的,期待着他们能够为中国电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来出色好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