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的光:为什么大部分内地电影比不上香港电影呢?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朋友你最近在看什么电影?

是香港电影居多吗?

现在内地电影很多,看的人应该很多啊!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一遍一遍地反复看以往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制造经验比内地制造丰富

讲到制造经验,自然离不开讲成长的时间。香港成长的和平环境比内地要长,当内地还在温饱彷徨时,香港电影已经成长了。80-90年代更是人才辈出,作品佳作深受观众爱好。而内地电影的成长基本在2000年后,这十几年井喷式成长。从干练程度来说,内地电影显稚嫩。加上很多观众都受过香港电影的陶冶,对影视的套路都深知。假如编剧和导演不干练,很容易就犯复制的错误,导致观众审美疲惫。再细看现在内地制造的电影大片,很多都有香港影视制造人介入的。他们把经验带过来了,但内地还没吃透;又或者没有创新的想法,死搬套路。

内地演员的演技粗拙,观赏性很低

香港电影的成长离不开TVB,讲到它,又不得不说“无线电视台的培训班,半个香港娱乐圈”。其实我们都很好奇为什么这个培训班这么厉害,当然了这都是曾经的辉煌。TVB举办这个无线班最初是为了遏制大牌明星的薪酬。我们都知道出名的大咖,出演的薪酬都很高,80-90年代香港自然也不例外。无线培训班一开始门槛很低,并且还能够有薪水,做得好成为明星很容易,一些有明星梦的年青人自然也很追捧了。我们的星爷和发哥就是其中的例子。虽说无线培训班门槛低,但内部竞争很激烈,只要你不努力就可能被取代,因而很多演员都会很认真打磨自己的演技。入艺员练习班后,学员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除了基础的表演理论外,还要学习:配音、主持、声乐、形象治理、舞蹈、武术、市场治理、灯光、写剧本,甚至还得学做人(待人接物)。看起来做个演员也要全能,但不能小看这个,演员学写剧本才能领会编剧的深意,因而在表演时才会演到那个点。再看《庆余年》的花絮,导演为让演员演好,手把手教…

在TVB,演员要跑两三年龙套才有望演配角,演过五六年,才有可能演主角,而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是“甘草演员”。很多年青人在最初就熬不下去了,若非对表演有发自心底的酷爱,是绝对保持不下去的,但能保持下来的,最后都“有名有姓”。幸好我们的星爷保持了下来,为我们呈现大量佳作。

除了演员的努力,也不开TVB选人的独特征,无线培训班招学员时很重视“个人特点”,演员成奎安,人称大傻哥就是个例子;这就说明了香港电影的演员很有辨识度。不像内地电影人脸基本同一个,表情也从开始演到剧终。电影本来就是要展示人的多样化,但内地电影主角配角基本没辨识度,特点也不突出。

内地影视圈资本逐利严重,演员又没演技加持

资本为了逐利往往需要流量,流量不够就花钱打造人设。每一个小鲜肉都被塑造得神乎其神。虽然大部分电影本就是逐利的,香港电影也不例外。但香港电影演员能够撑起全剧。以至于谢霆锋在采访时说“一部电影的好坏,其实编剧和剧本占很少因素,即使剧本不行,但演员演技高超,这样的电影一样成为经典”。今年的《怒火重案》,套路虽然老旧,但依旧深受观众爱好。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