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中国电影已经进入提质增效和规范化成长的新阶段,特别是《长津湖》大获成功,《水门桥》《超能一家人》等备受期待的背景下,“内容为王”成为共鸣,关于电影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及电影工业化等话题再次引发业界的大讨论。近日,由中国电影基金会结合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成长专项基金和聚影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共同承办的影视金融大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以金融投资为依托,以产业为核心,汇集国内外影视企业和金融资本,推动双方慎密务实合作,搭建影视产业与金融、投资领域交流合作的专业威望平台,商量电影投融资与电影工业化成长之间的慎密关系,建立东方影都在国内乃至国际电影工业化成长中的风向标作用。
本次峰会邀请了国内重要影视企业和投资机构,共同商量中国电影投融资的近况和将来。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姜涛、山东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尹永海、青岛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林宏、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张磊娜、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成长中心主任密德生等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
张磊娜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并持续擦亮“影视之都”国际名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影视文化产业鼓励政策,为培养充斥活力的影视成长生态,构建现代影视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打造影视产业集群,推动全球影视文化高地,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本次大会必将搭建起影视产业和金融投资领域交流合作的专业威望平台,吸引更多优秀影视企业、金融资源落地灵山湾,打造属于青岛,属于新区的创投品牌,进一步巩固东方影都在国内乃至国际电影投融资和工业化成长中的领军地位。
张丕民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党中央提出2035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繁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内涵的重要一年。在此背景下,影视文化事业和产业迎来了新的成长机会。作为电影工业化的新地标,东方影都不仅有丰富的电影产业资源,还有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特别是青岛影视博览会的持续举办,让产业资源的聚合效应更为明显。
作为青岛影视博览会组委会和中国电影基金会联手打造的优质内容输出平台,此次大会和东方影都电影创投会旨在发掘优秀的电影内容创作者和优质的电影项目,并为之赋能。希望通过持续的商量,能够增强金融、资本和电影领域彼此间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合作,搭建互通互联的新平台,共同把握新时代文化大成长的新机会,摸索合作的新模式。
在圆桌交流环节,中国电影基金会投融资成长专项基金总监、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作为嘉宾主持,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华夏电影发行义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高兴麻花CEO刘洪涛、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讲武生、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挺伟、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敏等来自影视界与金融、投资界代表一起,环绕中国电影规范化、范围化、产业化成长的新阶段,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电影投融资主题,进行深度对话与分享,推动影视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对推出特点影视金融产品的可行性进行商量,银行、担保公司、票款结算企业和受益于宣发贷的影视企业进行交流,引导投资和制片机构在青岛开展相关业务,助力青岛西海岸影视产业繁华成长。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环绕影视投融资和优质内容之间的关系指出,电影的成长首先是需要工业化,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撑。但是即使资金获得保证,也不意味着电影的质量就能够获得有效提升,电影是大创意,需要每一个主创人员能在实现艺术想象力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华夏电影发行义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在发言中指出,电影工业化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我国电影硬件条件好比制造基地已经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在软件方面我们还有差距。一是缺乏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二是人才和企业无法集中,三是行业自律方面的问题。目前中国电影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潜力,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长期保持的工作。
高兴麻花CEO刘洪涛认为,投融资和电影工业化是特别急切的话题,好的商业项目是不缺钱的,缺钱的是商业前景不那么乐观的项目。为了留住青年观众,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内容,提高电影品德,哪怕是挣不到太多钱,电影作为精力产品,也是能够长期存在的电影艺术,不要抱着投机的心态来进入这个行业。
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讲武生认为无论是投融资的规律,还是商业化的规律都是很重要的,有三个重要的前提:一是范围化,观影主体的变化和票房转移到三四线城市,意味着范围化问题能够获得解决;二是标准化,对政策的逐步试探和懂得的过程会让电影人对此有一个标准要求;三是工业化,制片成本、宣发成本如何更加透明化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规范。
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挺伟从市场和投资的角度,认为市场要先谈供给和需求,我们电影市场还是缺好内容。其次是关于电影的投资,我们缺好的匹配评判的标准。如何让电影工业化和投融资嫁接,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成本能够控制、风险能够治理、收益能够预期,满足这三点且和电影工业化匹配的话,投资就是理性的行为。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敏从“溯源”“固本”以及投资的角度来谈投融资的问题,认为电影作为核心花费产品,应该要呵护观众,做精内容。其次投资人也需要被尊重,一样需要呵护和珍惜,投资除了情怀还要盈利,要有稳定的回收,我们要埋下健康的种子并且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朱玉卿总结到,无论是投融资还是工业化,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持续产出优质的电影内容。希望往后在青岛博览会的平台上能够持续开展相关商量交流,推动中国电影的繁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