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这个女人,疯了。
脖颈上的珍珠项链被她一把扯断。
滚落在餐盘里。
紧接着,她舀起一颗。
毫不迟疑就往嘴里塞。
次日,身着华美服饰的她站在窗前。
窗外是媒体窥视的镜头。
她却举起一把铁钳,夹向自己的胳膊。
她是谁?
她是举世注目的戴安娜王妃,也是身不由己的——
《斯宾塞》
1
她真的疯了吗?
《斯宾塞》是一部传记片。
讲述的是英国皇室“布衣王妃”戴安娜的故事。
那朵上个世纪香消玉殒的“英伦玫瑰”。
1991年的平安夜,30岁的戴安娜·弗兰西斯·斯宾塞王妃。
三天72小时,这是影片内故事时间的跨度。
转瞬即逝。
却以小见大,足以让观众窥测到——
斯宾塞在嫁入皇室后,是如何被逼疯的。
外界眼中的她,是上帝亲吻的天之骄子。
“麻雀”飞上枝头,变成了皇室的凤凰。
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令人羡艳的地位。
一个任人摆布的工具人。
斯宾塞神往自由的天性,在规矩繁复的英国皇室里,显得分外乍眼。
尽管她的衣食住行,都必须按照筹划好的日程来,不被允许有独立的自我。
稍微显露一丝出格行为,就会被家族成员口诛笔伐。
但她还是想对抗。
她会在宴会后支开保镖,去快餐店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点一份食物;
会不顾阻挡跑回童年的庄园,带回曾经为稻草人披上的父亲的外套;
虽然她明白,这些所谓的“对抗”,不过是蜉蝣撼树。
但唯有在做这些事时,才能让她在持续的压抑中,获得片刻的安静。
在那短暂的时光里——
她不是受国民爱戴的戴安娜王妃;
不是名门望族的伯爵之女;
她只是她自己。
但这一切,在家族成员看来,是如此好笑。
他们并不关怀这个王妃的内核。
只是往“她疯了”的这个结论上,又压上一块砝码。
2
不一样的人物传记
斯宾塞的扮演者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或许大家对她的印象,还逗留在《暮光之城》里的贝拉。
开拍前观众提出质疑,克里斯汀与戴安娜两者的感到,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那这片不是注定要扑?
她本人在电影上映之前接收采访时,也还是一副放肆不羁的样子。
但谁也没有想到,她真的能冲破自我,从外表到气质,复刻出那个人们记忆中的戴安娜王妃。
《第一夫人》剧照
这也不是导演帕布罗·拉雷恩第一次涉足传记片了。
之前的《第一夫人》,也是出自他之手。
同样是统治者的家族人员,同样是摘取人物生涯中短暂的几天,但《斯宾塞》却和《第一夫人》不太类似。
戴安娜王妃太过特殊,影片与她个人的经历一碰撞,意外产生了一些奥妙的火花。
压抑的氛围从一幕幕画面中溢出,仿佛要将皇室的假面撕碎。
数次现实与幻境的交汇,猖狂与理智的碰撞,与这股窒息感相伴相生。
斯宾塞的苦楚,跃然于影像之间。
结束《斯宾塞》的观影后,如释重负。
才终于能够懂得和感受到,那些光鲜背后的牺牲,以及她那脆弱又坚韧的魅力。
3
是婚纱,也是“裹尸布”
20世纪最注目的婚礼,和20世纪最隆重的葬礼。
都是为她而办。
那袭惊动全球的象牙色塔夫绸婚纱,镶嵌了超过1万颗珍珠。
这也是英国皇室有史以来最长的婚纱。
而影片中的复刻婚纱,同样斥巨资请了国际奢侈品牌来制造。
为何如此隆重?
因为这件婚纱,不仅仅象征着照进现实的王子公主般的童话故事,还代表了戴安娜王妃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起始。
戴安娜王妃是世界上被拍照最多的名人之一。
哈里王子曾在媒体上分享说,他有一次看到母亲边开车边流泪,后面还有无情的狗仔队亦步亦趋。
她的生活老是暴露在镜头前,没有隐私也没有个人空间。
她就像是被精细牢笼软禁的鸟。
再多华贵的服饰,再多奢侈的皇家生活,也不能带给她真正的自由。
丈夫的反水、皇家的束缚、媒体无孔不入的窥测......都是压垮她的稻草。
她不是讨巧的装潢品,而是活生生的人。
借用电影中的台词,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Fuck doctors, what you need is love.
去他的大夫,您需要的是爱。
Love, shocks, and laghter.
您需要的是爱、惊喜、和欢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