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这两天新闻端有两件不大不小却吸引眼球的事先后发生。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影坛万人空巷,轰动一时的电影“小花”中的一对姐妹花陈冲和刘晓庆都摊上事了。
陈冲是因为母亲去世,错失最后诀别机会追悔莫及写下吊唁文章,被一些网民斥责为作秀。而刘晓庆在北京卖字的事又引来网上一片诟病声。
作为和这两位影星几乎是同一代人,也是经历过建国后两个历史成长阶段的老一代人,对这二位女星的意见可能无法苟同现在网络上似乎一边倒的批驳声音,因为她们俩人成名后一个去了美国,一个留在国内,似乎都是大起大落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像刘晓庆为她的蒙昧和贪婪付出了牢狱之灾。但我认为她们的人生经历相符我们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特征。她们既是时代的弄潮儿,也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和忍耐的代价。
若是曾经看过电视持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人,必定不会忘记上世纪八十年代跨出国门的那批人,包含像陈冲这样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大名人都经历了餐厅端盘,送外卖,住地下室等悲催的生活。也恰是这种举目无亲特殊环境的砺炼造就了她在好来坞的巨大成功。我赞美和陈冲同样去美国留学打拼的郎平在她自传“豪情岁月”里的一段话:假如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我认为像郎平、陈冲诸多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出去的人代表的是那个年代的幻想主义和开放精力,无可指谪。
至于刘晓庆的故事那
更是丰富多彩,如同她演过的武则天等角色,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刘晓庆是1952年生辰。算起来也已参加古稀之年的老年队伍了,她的平生跌宕起伏,从人人敬慕的大明星、最早的房产商、亿万富婆,到企业欠债累累,偷逃税收到投入大牢的经济罪犯。若能把她平生拍部电视持续剧必定会是轰动一时的经典之作。但不管对她人品褒贬不一,有一点共鸣还是客观存在的,大家认可她是个极有天赋和进取精力的好演员,她在文学等方面的造诣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无法懂得刘晓庆在北京拿出她的书法作品出售为何会在网络上激起一些网友如此激烈反弹,你完全能够认为她的书法作品一无是处,一文不值。但没资格去阻拦有人敬慕,或者认可她的作品的人去大方解囊。这种事说到底就是民间一句最朴实的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书法等艺术作品永远不可能有统一标准。何况刘晓庆现在正在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信赖她拍卖自己书法作品绝不是为自己敛财。
不管是陈冲吊唁慈母的文章,还是刘晓庆拍卖自己书法作品都是情理之中的合法行为,她们做错了什么,至于肆意妄为,横加责备吗?奉劝一些戾气太重的网友们稍安勿躁,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老话,严于律己,宽于律人,口下留德,笔下留情,少做损人不利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