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小时候看《家有儿女》是认为这个剧有趣,笑点多,看了愉快。并且那个时候也没太多其他的见识和概念,纯纯粹粹地寻高兴。
但是最近一次,有时在电视上一个频道看到了《家有儿女》,想着良久没看过了,回忆一下童年,就放下遥控器,坐在沙发上看这部剧。
看了几集之后,忽然发现,现在看这部剧的感受、视角、想法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小编这个时候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真的已经长大了。
电视剧里,炎炎夏日,吃雪糕也是刘星的避暑方式之一,但是,他吃的雪糕的价位,已经超过了大多半人能包袱得起的水平,人家吃的是“哈根达斯”。原来,2004年的时候,刘星就吃得起这么贵的雪糕了。也就是说,2004年《家有儿女》里刘梅一家的生活已经是小康家庭了。
这种水平的生活,放到现在也未必有多少家庭赶得上吧。
中餐有油焖大虾、红烧带鱼、小鸡炖蘑菇等各种花样。西餐又有面包、吐司、鸡蛋、果酱、牛奶等,营养价值杠杠的。
假如是一般的家庭,那个年代还是人人都只寻求吃饱,而刘梅一家已经过上了“吃得好”的生活。
日常庆贺,来瓶香槟,来只大闸蟹。渴了累了,找找家里的果汁,补充维生素。能吃多少,就有多少。
因为他们买了冰箱,冰箱被塞得满满的,堪比哆啦A梦的“四次元空间口袋”,保障他们的饮食一如既往的好。
假如腻了,那就换换口味呗。榴莲,他们想吃,每周都能吃上。金拱门,他们想吃,天天都能当零食吃。
然而,即使十七年后的今天,很多年青人依然舍不得每顿都去品尝30元起步的饭菜。更别说很多年前,当时刘星一家的标准就超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