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作为当年风靡一时的“清穿剧”之首,《步步惊心》即便已经播出那么多年,仍然被众多粉丝“奉为经典”,其中的剧情也经常作为讨论热点,让人回味无穷。
剧情的揭幕,就是马尔泰将军家的二小姐若曦,年纪已经满13岁,即将面对入宫选秀的命运。可是若曦身上却居住着现代人张晓的灵魂,她不想成为皇帝的妃嫔,于是拜托自家姐姐——八阿哥的侧福晋来找八阿哥协助“运作”一下,让若曦在选秀当天落第,这样就不用留在宫里,能够被送回家了。
可是选秀当天,作为秀女的若曦一首《沁园春》让康熙皇帝印象深刻,纵然八阿哥努力“暗箱操作”,若曦也没办法像其他落第的秀女一样被放回家,转而留在宫中,成了皇帝身边的一名宫女,后来更是以女官的身份,成了康熙身边的“红人”。
就马尔泰若曦选秀这段情节,看起来似乎没啥缺点,但实际上,和清朝真实的情况相比,是大大的不靠谱的。
首先,严格意义上而言,清朝是不设女官的。因此,宫廷里的所有宫女都是由内务府来治理,像剧中若曦这样的“女官”,在乾清宫管事太监旁边有一丝话语权,成为能够在康熙皇帝面前备受爱好的红人,更是只在剧情中才有的情节。
其次,选秀和选宫女,两者各有一个独立的选拔制度,相对来说是彼此独立,并没有多大关联的。在清朝,宫女一般是一年一选,待选的人员都必须是上三旗中年满13岁的女子,在面试之前的选拔过程中,由内务府的会计司对待选女子进行登记造册。
等介入待选宫女的人数定了,就会在紫禁城御花园中进行“面试”。被选中的女子就会成为宫女,被分配到各宫奉养主子,落第的女子则会被放回家,能够由家中长辈说媒成婚,不会再有机会入宫了。
而选秀女,则不会像选宫女这样频繁,一般频率为三年一选。值得留意的是,选秀女和选宫女的“主办方”是不一样的,选宫女是由内务府忙前忙后,而选秀女则是由户部主持。每隔三年,为了皇帝的子嗣繁衍和开枝散叶,户部就负责主持秀女大选。清朝宫廷题材电视剧中有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秀女一般都是满清贵族和官员的女儿,姿容貌美,知书达礼,她们入宫本就不是图一口饭吃。
当然,对于秀女们来说,她们之间也分为自愿入宫和被迫入宫两种情况。有的秀女被迫入宫,则是源于官员和朝廷形势的政治目的。好比皇帝为了拉拢某一方权势,要纳谁的女儿为妃,不管当事人愿不愿意,她最终都要入宫。
而有的是为了寻求权势光荣,假如被皇帝看中并且非常受宠,那一家人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假如生个一儿半女,再巧一点的话,生下的孩子是将来的储君,那全部家族余生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没有谁能一辈子盛宠不衰,万一得罪了皇帝失宠进了冷宫,那全部家族也会被连累,一损俱损。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有一部分女子,她们是自愿入宫选秀成为皇帝妃嫔的,可是却落第了,她们还是非常想成为妃子,那么她们会怎么办?
所以就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像马尔泰若曦这种一开始参选秀女,后来失败再转而参选宫女的情况,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谜底是存在的。
假如这些落第的秀女,出于自身的寻求不愿意被放出宫门,想要留下来,寻找个机会来实现梦想,那么秀女做不成,她们可能会想着先做宫女,毕竟在清朝也有很多宫女被皇帝看中然后成为妃嫔的例子。
所以像这种情况,入选秀女失败,也是有可能转而做宫女留在宫中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秀女和宫女的出身虽然都为八旗子弟,但地位上是有着根本不同的。一般来说,秀女出身于满清贵族,地位都比较高,而宫女原则上都是包衣奴才的后代,出身相对较低,但最终留在宫中的宫女起源不同,所以出现有的宫女地位高、有的宫女地位低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