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看着他们年青的脸,我破防了”“致敬前辈”“原来‘最可爱的人’是这样为我们拼来了江山无恙”“多幸运生在当下”……弹幕、微博、豆瓣等,网友们留下高度一致的评价。
昨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组织创作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劳》重磅登场。首个单元《李延年》播出,切近历史真实的影像把观众带回历史的“现场”。从谈判桌到沙场,从战前的缜密推演到前线的舍生忘死,在沉浸式观剧体验中,观众为能文能武的李延年折服,为无惧美军王牌誓要保家卫国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人民自愿军战士动容,更真切领会到70多年前“最可爱的人”是怎样浴血奋战保卫了新生的共和国、拼来了从此江山无恙。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幻想照耀中国——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功劳》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段,用单元剧的形式,将功劳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德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功劳》由春羽影视制造发行,有名导演郑晓龙担负总导演,李小明任总编辑,曹平、敦勇任总制片人,王雷、雷佳音、黄晓明、郭涛、蒋欣、佟大为、周迅、黄志忠领衔主演。每晚黄金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家网络平台同步上线。
以悬念编织戏剧张力,引人“一秒入戏”
《李延年》单元由毛卫宁导演,刘戈建/李修文编剧,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上由李延年担负指导员的三营七连如何夺回346.6高地并顶住敌人多次反扑的故事。
拍战争戏、赞赏战斗英雄,《李延年》单元并不急于从战事切入,而是先拍文戏,以悬念编织戏剧张力的同时,铺陈历史背景。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两国的国力军力差距悬殊。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自愿军为什么出国作战,又凭什么能以弱胜强?第一集开篇,剧集用一连串不赞成义的“交锋”拉开历史纵深。
谈判桌上,美军气焰嚣张,中方代表寸土必争,新一轮战斗一触即发。自愿军某团三营驻地,剑指346.6高地的作战部署同样火花四溅,五个山头、三支连队,环绕谁是主攻、谁是助攻,一番沙盘推演,让荧屏前的军事迷直呼过瘾。随后,镜头又先后探入营批示部和密林间的部队驻地,一边是营里根据最新控制的国民党特务投诚美军的情况,决心在部队内开展紧急政治审查;另一边则是刚刚被委以重任的七连发现了“逃兵”。
小米加步枪怎样打赢飞机加大炮?沙盘推演中的一番作战思路能不能通过实战检验?“开小差”的战士命运几何?七连其他“解放战士”将在大战到来前面对怎样的处境?而李延年作为七连指导员,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思想工作在最短时间内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有网友赞叹:《功劳》的几场文戏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力度,在讲清晰346.6高地一战历史背景的同时,用悬念的叠加衬托出了大战前的紧张感。
富有沾染力的“人”,引观众致敬伟大抗美援朝精力
“共和国勋章”、特等功、一级英雄,这些都是李延年被授予的勋章与嘉奖。至高无上的荣誉怎样具象化,功劳人物怎样塑造得可亲可信,一直以来都是英模人物题材创作的重点。《功劳》之《李延年》用立体而富有沾染力的“人”来破题,让观众从有血有肉的人物身上感知、致敬伟大抗美援朝精力。
作为骁勇善战、有胆有识的战斗英雄,李延年在战场上的彪炳战绩是他相对为人熟知的A面。但《功劳》向观众展示的,不只是一员战能胜的武将,还是一名信仰坚定、胸襟开阔同时知人善用的政治思想干部,是李延年同样了不起的B面。沙盘推演时,他既能洞悉筹划背后的深意,也坦然面对主攻还是助攻的战术分工;为小安东力劝一众将士时,一番话入情入理,燃点与泪点兼具;扳机扣动后,他发射的子弹擦着小安东头皮而去,很多网友与剧中人发出类似的感慨:精准如斯,眼光格局与军事技巧缺一不可。在演员王雷的准确演绎下,一位能文能武的战斗英雄形象初露端倪。
“自愿军战士不是生来勇敢,但他们每一个都在诠释‘最可爱的人’是如何炼成的。”有网友这样留言。《李延年》前两集,剧中塑造的一组群像也获得了观众认可。三营长、韩冬年、刘家龙、小安东、罗厚财、陈衍宗、李源、王毓文……他们是70多年前响应祖国号令跨过鸭绿江誓要保家卫国的自愿军将士,他们也是那个年代普普通通的年青人。陈衍宗文化水平不高还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写血书请战的秀才没能如愿去到战斗班,罗厚财老是惦念着美军的先进武器,假如说后续剧情中能够预感的流血牺牲是英雄书写的必定,那么前两集中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各异的“人”,呈现的则是“英雄前夜”。有网友评价:“原来英雄还能这样拍,他们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补足,但满腔的爱国情与一股子血性足够动人”。
正因为剧集开端立住了“人”,当大战开启,这些鲜活的浴血奋战的身影,更为触目惊心。社交媒体平台上,洒落着让观众“破防”的一幕幕:小战士踩中松发雷,为了掩护埋伏部队,他忍着腹部枪伤保持两小时一动不动,完全靠钢铁般的意志撑到冲锋号响;有战士被美军的汽油弹打中,滚着一身烈火也要扑向敌人,哪怕尖刀刺进胸膛也绝不撒手,留下焦黑却保持战斗姿势的尸体;有人为让爆破筒到达最佳射程,不惜以血肉之躯冲出战壕……
如是场景,让观众眼眶发热,“都是老百姓的儿女,都有内心最柔嫩的地方,但敌人真正来暂时,他们每一个都是无所害怕的战士”。如是场景,也让观众对剧中李延年的台词有了进一步感知,“为了祖国和亲人,我们不怕死……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电影级质感,营造历史真实氛围
《李延年》单元由毛卫宁执导。在他的个人职业生涯里,这位曾获得飞天、白玉兰等威望奖项的金牌导演,曾执导过上百部/集主旋律剧目,其中包含《十送红军》《战旗》等战争题材剧。丰富的积累为《李延年》的创作打下扎实基础。
历史上的346.6高地一战发生在1951年10月。为了真实再现当年战况,《功劳》之《李延年》剧组在中朝边境350.2高地即与当年类似的地理环境中搭建了拍摄场景,剧中所有的战壕、堡垒均为实景搭建,并挪用了四辆坦克投入拍摄。同时,这支善于军事戏的团队用九台6K摄像机介入拍摄,力争在堪比电影级的镜头质感里,为观众营造“沉浸式”追剧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带领观众重返“历史的现场”,演员们在拍摄时首先让自己“返回”70年前的人物状况。包含主演王雷在内,所有演员都把剧组的战壕当成自己的“战场”。在每场道具灯光调整预备时,大家都在战壕内等待,让身体始终保持备战状况,随时都能冲锋,穿越密集爆破、枪林弹雨。
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一一化作视觉冲击,反复触动着观众。网友留言:“《功劳》仿佛把人带回到70年前,我能看见英雄李延年沉稳刚毅有胆有识,我也在期待小战士们悄然成长,拼来这场赢得世界尊重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