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虽只看了一遍电影版的《第一炉香》,读了张爱玲的同名原著小短篇,感到电影还是很难完全拍出张爱玲写的文笔、全景与内涵,总体上电影版《第一炉香》不如电影版《色戒》。假如说色戒打9分,那么第一炉香大约在7分吧。
有几个点个人感到能够在电影里交待得更清晰一些:
第一,姑妈当年出嫁前与父亲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爆发的冲突,可用黑白回忆画面,突出姑妈对自己人生的命运掌控、姑妈的选择的事理,让姑妈这个角色的花容月貌的处女时代在观众眼前呈现一下,再往后是顺理成章地回味盛年时代,当然重要故事发生在姑妈的不服老的老年时代。
第四,姑妈(梁太太)利用薇龙、奇货可居得挑选驸马,这个环节原著是门庭若市、侥幸入选的还有八个,最后被乔少爷截了胡,电影里匆匆带过,反而使得一些不太重要的场景台词占去了较多时长。
第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薇龙的那段回上海从新步入社会去工作、去打拼、去做自立女性,抛弃香港这种堕落繁华的生活。这个念头是很重要的心理写照,也是引起观众思考的一个选项。最后思来想去,没有勇气开始新生命,还是“结婚的好”,“新的生命就是一个新的男子”,乔少爷一天不爱她,她一天在他的权势下。薇龙就这么败给了情感。从此她没有天长地久的筹划,没有了志气幻想,就这么被动得畏缩在这“繁华”里度过余生。
最悲凉的结尾那句话,幸好电影没有丢,薇龙与那些街边妹相比,“怎么没有分别呢?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这是最后也是最深的触动和震动。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